汉使冯嫽

〖汉使冯嫽〗

第三十五章 李陵(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最终,当李广在漠北大战中自刎的消息传来,天子才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像群臣那样扼腕叹息,甚至,还有些胜利的喜悦。他坚持到了最后,没有为了仁君的体面而向李广妥协。

必定有些迂腐的老家伙,腹诽他的绝情寡义。

这些老家伙一定忘了,李广曾犯过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在孝景皇帝平叛吴楚之乱时,李广随太尉周亚夫出征,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他的将军印。

自古,“君君、臣臣”乃铁一样的原则。李广是大汉的臣子,不是那藩国梁王的臣子。并非出自大汉天子之手的将印,你李广也敢接?

刚刚摆脱窦太后黄老术治国的当今天子,最恨不讲规矩之人。而李广,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规矩。他杀了曾阻止自己夜入城门的霸陵尉,他在事关大汉生死的漠北之役中与大帅卫青唱反调。

天子的嘉许,使李陵血脉贲张。他从长安赶回张掖,整肃队伍,准备出发。

他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他只想做一个将军,却不懂怎么做一个臣子,那就让他到死都封不了侯吧。

然而此刻,李广的鬼魂仿佛又回到了未央宫,驱使着他的长孙李陵,与天子对抗。

“臣请求自成一队,分散单于的兵力。”李陵说。

天子皱了皱眉。多么熟悉的场景。当年李广不愿意做卫青的边路军,现在李陵不愿为李广利运送粮草和辎重。他们李家真有意思,难道专门喜欢和天子宠爱的外戚将军对着干吗?

“我没有骑兵给你。”天子试图让李陵知难而退。

未央宫武台殿。大汉天子注视着站在殿下的李陵。这个身高臂长的年轻都尉,确实很像他的祖父,李广。

想到李广,天子心中某个深秘的角落,如冰面破裂般,渗出几丝不快。

一个历经三朝的老将,为大汉出征七十余次,北御匈奴,南平藩乱,朝廷却一直没有给他侯位。高祖皇帝定下规矩,有军功者可封侯。孝文皇帝则说,李广要是在大汉立国时,封个万户侯又有何难。孝景皇帝没有任何表示。于是,这个局面最终摆到了当今天子面前。

从庙堂朝臣,到长安布衣,大家议论纷纷。李广成了一个奇异的符号,仿佛天子脸上的一块癣。

为什么不给他侯位?因为他曾经引诱数百羌人归降又杀之?因为他命数为奇、乃不详之人?还是因为他的祖先李信曾是秦国名将?

“臣不需要骑兵。臣在张掖有五千步卒,他们都是来自荆楚之地、力能伏虎的剑客或射手。陛下,臣在张掖训练他们多年,太初四年又曾在张掖与任文一同诱击右贤王。请陛下相信,吾等定能以少胜多,直捣单于王庭。”

李陵掷地有声的军令状,在那一瞬间,似乎松动了天子心中对整个李氏家族的芥蒂。

天子想起了一个人——霍去病,那个勇冠全军却英年早逝的奇才。

莫欺少年穷,莫挫少年勇。或者,碰碰运气吧?没准这真是一支奇兵?

“好吧,我答应你,你带着那五千步卒自行成军。另外,我将诏令强弩都尉路博德,为你接应。

第三十五章 李陵(上) (第1/3页)

第三十五章李陵(上)

天汉二年九月,大汉骑都尉李陵,率五千步兵,北出居延塞,向东西浚稽山进发。

这支队伍,本应跟在李广利身后,运送辎重,保证李广利与匈奴右贤王之战的军需。他们是步兵。当大汉终于有了可与匈奴匹敌的骑兵后,至少在天子眼中,步兵大概已退居到与驮马相当的地位。

然而这一切,因为李陵星夜疾驰回长安、向天子的上奏,而改变了。

阅读汉使冯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