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

〖明鹿鼎记〗

【1033 排队枪毙战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再加上军乐的激励,英军的龙虾兵们就这样昂首挺胸的冒着敌人枪炮前进。

当时很多国家的军队都按捺不住,会提前开火,然而却因为火枪的性能导致杀伤力有限,无法彻底击溃英军。

而英军凭借严苛的军法和纪律性维持阵型。

牺牲掉部分兵力,等走到足够近距离的时候,一般是三十米以内。

英军会趁先开枪的敌军还在换弹。

线性步兵战术终结,便是在自动武器的出现后,被撵进了历史的车轮下。

到了一战,一些战术落后的英军指挥官竟然还用线列战术。

在索姆河让士兵排着队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

直接被德军用交叉火力的机枪,在一天之类就杀了近六万人。

彻底的终结了这一战术,让排队枪毙没入了历史的尘埃。

靠个排队枪毙,近代欧洲军队为何就能吊打亚非各国。

他们排列着僵硬纤细的队形,两军相互之间绅士站桩般的“排队枪毙”。

但就是这样被许多人不屑的军队,却能够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打遍了各路其他的传统军队。

要明白线列战术或线式战术,首先要解释一下近代军队的概念。

相对于中国,其实欧美史学界有着更加严谨的标准。

在欧美历史学标准中,对于近代战争的概念,实际上是以火器来区别。

像欧洲三十年战争,以及中国的明清、近东的奥斯曼帝国以及萨法维波斯等等,这些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战争,往往都会被称作是“前近代战争”。

而像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还有之后的克里米亚战争和美国内战等,这些火器在战争中,已经占据战争主流因素,但是整体战争格局,依然带有鲜明的冷兵器时代印记的战争,则被称之为“后近代战争”,而这也是线列时代的巅峰时代。

拿破仑战争是后近代战争的开端,也是线列时代的巅峰。

单对比单纯的线列时代军队与其他传统的前近代战争军队的话,其实就是军队其火器使用的比例。

比如步兵,线列时代的各个军事强国,负责作战的各个步兵兵种,其火器装备率往往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除了接近百分之百。

这一点,对于许多其他传统军队,因为依赖冷兵器对己方火枪手进行保护,因此在火器装备率上,自然会大大降低。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的传统军队,就遭遇线列时代末期的英法联军。

除了火器装备率外,线列时代的军队在装备的质量上,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在于燧发枪与火绳枪之间的区别。

燧发枪相对于火绳枪,更加稳定,除此之外,而且在平均射速上,也更具优势。

当然,与之相对的,燧发枪复杂的枪机不仅在制造工艺上难度更高,同时需要的耗费也更高。

决定战争的,往往并不只有武器。

如果翻看整个前近代战争时期军队的演变,无论世界各军事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让士兵们看起来以很蠢的排队枪毙的战术,最后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争。

铸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初打破线性步兵传统的英国,得了丰厚的成果。

线列步兵战术的出现,也是因为当时的武器水平的限制。

随着历史的推进,武器装备也在不断进步,当武器的射程精度火力装填速度已不再同日而语。

在法军进攻的时候射了几轮,近四分之一的英军士兵被击倒他们也不为所动。

等到法军走到了27米。被英军一轮齐射击倒了530人,而之后两轮齐射又击倒了近800法军。

直接击垮了法军的阵线。

让法军士气大跌,仓皇逃窜,而此时的英军吹起风笛,装上刺刀发起进攻,彻底击败了法军。

英军打破了线列步兵时代的定式思维,不再以传统低效的远距离对射来取胜。

那时候火枪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准度和射程,双方隔老远互相对射,你一轮我一轮,打的跟回合制一样。

几轮交火下来凭借当时火枪糟糕的性能,双方也没死多少人。

最后还是拼刺刀。

精准度和射程就那样了,那要提高怎么办。

那就靠近点再开火。

以一两轮最佳的精准度的开火直接射垮敌人。

敌人被射垮后,阵型便会崩溃,然后再发起刺刀冲锋收割战场就行了。

而防守,最典型的便是1759年的亚伯拉罕平原之战。

在面对法军的进攻,英军始终如一面墙一样伫立。

当时英军接到的命令便是,必须等敌人到27米的时候才能开枪,违者军法处置。

但耐不住严苛的军法。

因为当时要是胆怯或者想做逃兵,后果都很惨。

还不如死在进攻的路上。

同时英军的军官也和士兵们一同前进,军官都身先士卒了,士兵们也没怨言。

反正会不会击中,看自己运气咯。

最好把枪怼敌人脸上,保证不打偏。

于是,英国改变了传统的线列战术思维。

敌人要开枪就开枪呗,反正那准头也打不死多少人。

我们就不开枪,顶着你的火力前进。

就这样,英军开始不对射了,先让敌人射两三轮。

单一条直线线列完全抵挡不住英军的合围线列。

法军就这样被动了脑子的英国人暴打。

英国人就在这样利用地形和改动了线列结构打赢了法军。

一个问题出来了,每次打仗不可能总在山坡打吧。

于是英国人又想了下线列战术存在的缺陷问题,发现了关键的一点。

反正准头就那样,上弹速度也慢。

你随便开枪,我躲一下算我输。

中枪了后排的士兵顶上去,保持线列继续前进。

英军最前排的士兵岂不是很惨。

惨嘛,是有点。

【1033 排队枪毙战术】 (第2/3页)

同时英军开始翻山进攻,

并且以两翼合围之势,来攻击后排还有阵型的法军。

两翼合围还形成了交叉火力的效果。

再加上细红线漫山而下让法军士气崩溃。

阅读明鹿鼎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