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少皇

〖大明少皇〗

第一卷风云动第六十一章钱的问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隆庆之后,白银流入的速度大大加快,白银购买力下降。坐拥大量白银的商人,为了保住白银的地位和购买力,进而开始打压铜钱。而他们采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大量制造假钱。他们刚刚开始还小心翼翼,不敢造假的太过分。因而全国各地物价还算稳定。

但从万历四十年起,海外流入的白银速度放缓后。这批人又看到了机会,因为他们想到了一个更绝妙的赚钱法子,控制白银的价格。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控制整个大明的商品价格。进而彻底掌握话语权。于是他们耐心的等待机会。

因此从神宗归天,东林掌握了南京铸币司以后,他们造假的速度陡然加快。从铜六铅四,每枚铜币重一钱二分;到天启二年,南京铸造的铜钱已经下降到了铜三铅七,重八分;到天启三年,南京新出炉的一批铜钱竟然已经是铜一铅九,重量也破天荒地降低到了四分一枚。

你知道吗,这批铜钱比民间的假钱质量还要低劣。今年以来,以苏州为首的百姓发起了大规模抵制铜钱的运动,时间长达八个月。八个月啊,朕竟然没有看到一篇奏折。甚至没有一个人说过这事。

而白银失去了铜钱这个参照物以后,其价值陡然上升。加上他们本来就掌握着粮价,因此各地粮价在短短三年内,飙升了三倍,在山海关之地,甚至飙升了八倍。他们这是要干什么过?他们是在拆大明的骨,吃大明的肉,喝大明的血啊。

他们让朝廷的信誉崩溃,民间极度不满,因为百姓想不了那么多,也不知道其中的猫腻。他们的一切怒火只会冲着朝廷。而这些在背后运作的人,仅仅冷眼旁观,只是计算自己又赚了多少钱。

赵尚书,朕这么说,你明白了吗?假钱之恶,可以说是朕督查不严的责任,与你无关。但是这些人梦想控制银价,梦想掌控整个大明经济,这是嫌命长了啊。怎么,当真以为朕不会下狠手?当真以为朕不会杀人?当真以为朕不会大开杀戒?

告诉你,劳资杀他们,没有一点负担。不仅如此,朕还要让这些人,包括你的东林,从此身败名裂。朕会动用一切力量,把东林钉在耻辱柱上。让东林成为卑鄙无耻的代表。朕,会让天下百姓看看,这就是整天满嘴仁义道德,实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由校闻言愣了一下,自他来到明朝后,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杀机:你赵南星是个难得的干吏,也是品德高尚之人,更是我来到明朝后,一直敬重的人,因此,我才数次放过了东林。但是,你不能拿百姓的性命,来堆砌你的好名声啊…

………………………………………………………………………………………..

朱由校喝了一口茶定定神,又点燃一根烟抽了两口,按耐住心中的火气道:“赵尚书,你说这些人与粮价的波动没有关系是吧。好,朕就细细和你讲一下。

本来大明朝,一直以来以农业立国,因此粮价也算稳定。但从隆庆皇帝开了海禁之后,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那就是隆庆皇帝不禁开了海禁,还开了银禁。在对外贸易的影响下,海外白银如潮水般涌了进来。而大明朝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大量使用银子进行交易。

由此,江浙沿海一带豪商并起,富裕之户如过江之鲫。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浙党与东林拥有了大量的财富支持,其声望与日俱增,而其余如齐党楚党等日渐式微。朝堂之上的政策导向,也在这时悄然发生了转变,逐渐朝着有利于浙党及东林利益的方向发展。

第一卷风云动第六十一章钱的问题 (第2/3页)

知情,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想到这个层面上。但是,东林学院的钱财是由谁资助的,这些人又是如何影响你们东林学院的,朕想,你应该很清楚。这些人,不简单啊。”

示意赵南星也坐下后,朱由校从桌上拿起了一本资料。他来到赵南星面前,指着资料上的几个数字道:“万历年间,粮价基本稳定,大约是一两银子买两石米。自神宗归天后,才短短三年,你看看粮价是多少了?

在山海关,一斗米值银四钱,一石米就是四两;京师为一石米值银二两七钱,就算是粮价最便宜的江浙一带,也要一石米值银一两八钱。才短短三年,才短短三年,我的赵大人,您看看,这粮价涨了多少倍?”

赵南星轻叹一口气道:“皇上,不知这与资助东林的人有何关系?粮价问题,本是天灾,岂能用粮价上涨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作为。皇上此言谬亦啊。”

阅读大明少皇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