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大哥

〖唐朝好大哥〗

第四百九十章 赞拜不名 剑履上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结果,第三年李治就特么风疾躺下了。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李世民五十岁壮年,正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是十天,李象的葬礼安排的差不多了,秦小昊也就回来了,这次人家好歹也是灭国之功,所以很自然的,就封了秦小昊为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右仆射,只等着把风烛残年的于志宁熬死,这天下就是他们爷俩的了。

于是秦浩趁热打铁,一口气又颁发了好几条旧事重提的政令,全面放开了科举制度,开放了士人寒门阶层对政治的渗透,总之这一快,就是将武则天当年做过的原封不动的做了一遍。

这还不算,宿卫的格局也被改变了,秦小昊这次回师,堂而皇之的将他的亲兵营安排进了宿卫,那些亲兵全是青帮各个堂主和各地大豪商的孩子,跟当年李渊的太原义从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已经有人管他们叫青帮义从或是商人义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孙冲起码表面上很老实,整个长安,暂时就都控制在秦浩父子俩的手里了。

不过李唐的忠臣和关中的老顽固们也并没就此放弃了挣扎,毕竟李治登基之后表现的政治智慧还是很高深的,尤其是秦浩父子俩对李泰表现的也是一退再退,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个李唐重振皇权的希望。

第四百九十章 赞拜不名 剑履上殿 (第2/3页)

缺少不说,还将许多皇帝应有的权利全都还给了他,俨然一副忠臣的模样。

对此,李治自然也表现出了一个弱势天子应有的恭谨,总的来说君臣二人看起来还挺和谐,李治也是铁了心的相当刘病已了,当然,如果他没有风疾的话秦浩还真不太好处理。

京城内外的反应至此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各地的李家刺史也没都对此表示了默认,因为这至少表明了秦浩还有敬畏,还是拿自己当唐臣自居的,否则他完全可以扶一个两三岁的小娃娃上去,而不是太宗皇帝根正苗红的嫡子,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成年人。

这让本来都做好准备平几场叛乱的秦浩还冷不丁闪了一下。

阅读唐朝好大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