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上的宝藏

〖鼻尖上的宝藏〗

第57章 暗款?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拿起电话,打给凌天成,过几天拍卖预展,龙香墨闪亮登场,现在又添曼生壶,又是一件重器!

“什么?曼生壶!我在公司等你!”

电话那边凌天成一阵激动,让闻一鸣马上去公司见面,他用箱子装好壶,打车去天成拍卖。

“张老,快看看,是不是真品?”

刚到公司,凌天成拉着闻一鸣到办公室,上次鉴定的张老也在,接过箱子,小心翼翼拿出半瓢壶,仔细开始鉴定。

“暗款在壶里面,把手位置!”

张老听完赶紧拿出手电,按照闻一鸣的提示寻找,果然看见款识,惊喜道:“果然是曼声壶,居然是暗款!”

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曼生壶前后究竟制有多少?今传世见有两把镌刻制壶编码的曼生壶,其一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铭制“茗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频迦,”把下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

其二现藏沪上博物馆,那个编号是否就是曼生制壶的实数,已不可确指,也无从考核。

古云:“文以简为贵”、“画以简为贵”,曼生壶亦然,十分难得。虽然他造了不少壶,可据说当年的大收藏家吴大澄想求曼生壶也多年不可得,传为佳话。

“又是一个大漏!”

闻一鸣兴奋道:“三百一把曼生壶,估计上拍最少后面再加一个万字!”

第57章 暗款? (第2/3页)

壶里,终于在内壁发现一个暗款,兴奋道:““阿曼陀室!”

他赶紧上网查询,哈哈大笑道:“曼生壶,陈曼生!”

如获至宝的捧起半瓢壶,小心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壶身,推测道:“原本应该是大富之家藏品,用来泡上品碧螺春。后来流落民间,后人不懂,以为是无名壶,泡普通毛尖,所以才有两种茶香。”

半瓢壶是清代制壶名家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作品,是研究陈曼生造壶的重要资料。嘉庆二十一年,陈曼生在宜兴附近的溧阳为官,结识了杨彭年,并对杨氏“一门眷属”的制壶技艺给予鼓励和支持。更因自己酷嗜砂器,于是在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

阅读鼻尖上的宝藏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