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刘备的日常〗

1.112 泊楼车位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当然,刘备也做了必要的改进。比如定滑轮的运用,让停靠楼层更为方面。并将绞盘置于吊厢内。厢内设有专人转动绞盘。上下楼层,只需将定滑轮翻转,十分方便。

上行而下效。

少君侯发明的升降‘天梯’,遂被邑民仿建。于是乎,一部部直上直下,高台观景的‘云霄天梯’,遂成楼桑一景。并列八景之一。

楼桑八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左顾右盼,决定在置楼后部,再加建一楼。此楼横跨官道,与北门阙平行。如此,置舍便成了一个‘回’字型组合建筑。前面立阙,三面围楼。

左右二楼与后楼相交之处,各辟一门。门内架设斜上覆道,马车可直接驶往上层。如此,二、三、四楼,皆为泊楼。五楼为官署。为方便官吏上下,刘备还在后楼,建了两座‘升降直梯’。

其实就是提着一个坚木吊厢的起重辘轳。

辘轳,在春秋战国时已被用于从竖井中提升铜矿石。《农书》还记载了一种复式辘轳:绕在轴筒上的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容器。“顺逆交转,所悬之器虚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辍,见功甚速。”

南朝《世说新语》上亦有:三国魏明帝建筑凌霄观时,误将尚未题字的匾先钉在高处,“乃笼盛韦诞,辘轳长縆(gēng,粗绳)引上。”的记载。刘备用的便是这种复式起重辘轳。

1.112 泊楼车位 (第1/3页)

泊楼的建造,全无技术难度。只看需不需要。时下地广人稀,一般都不需要。除非像楼桑这般,地窄而民多。

楼桑寸土寸金。即便如此,想要在邑中繁华之地,另建一座专门用来停车的泊楼,也是不可能。站在书房微缩模型前的刘备,想来想去,只好再将置楼改建。

置楼建在楼桑正南。楼高五层,入双阙后可见。乃是一栋横跨官道的门楼状建筑。传舍邮驿,分列左右。后院还建有马厩,车房。本就十分雄壮。

如今左侧一楼长屋,已改建成僦车馆。右侧为传舍、邮驿,不可轻动。二楼以上,多是办公之所。移除不难。问题是,若是移除了官署,置中官吏,又改去何处办公?

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