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刘备的日常〗

1.172 春昼初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夫君明见。”窦妃遂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话说。大汉威震四海,神都繁华鼎盛,丝路流金。异域藩商、藩僧、藩人、藩物,纷至沓来。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息国太子安清,字世高,入中土传教,先寄身洛阳白马寺。后到荆州、丹阳、会稽等地广为传教。其翻译佛经一百七十六部,据高僧传称:“前后传译,多致谬滥,唯高所出,为群译之首。”

继安世高后,又有支娄迦谶(亦作支谶),大月氏人,于桓帝末,经长安入洛阳。月氏僧人还有支耀、支亮等,灵帝时,亦沿丝路上洛。支亮师从支娄迦谶,习佛学。译佛经二十三部六十七卷,亦为佛经翻译大师。

正因入汉藩人,趋之若鹜。日常往来,与汉人频繁接触。自身逐渐汉化的同时,胡风异俗亦影响京都汉人。乃至“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箜)、胡侯(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各色人等,除去经商求学。传播宗教,亦是目的之一。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安世高。”窦妃柔声答道。

马市胡姬酒肆酒家安氏,与令兄安世高之事,刘备曾亲身参与。然时过境迁,心中一直存疑。奈何二人一前一后,接连故去。安世高火化后,佛骨舍利便一直存于刘备身边。既然世俗再无瓜葛。却不知,能否从同道之人口中,悉知一鳞片爪。

心念至此,刘备遂问道:“如爱妃所言,群仙祈福,三十载一会。大会之期,是否便在今年。”

“正是。”窦妃又道:“夫君知妾,先前亦是出家修行之人。今虽嫁夫生子,然与旧友,仍时有书信往来。故知晓此事。”

刘备心领神会:“可是旧时道友来函相问,欲在蓟国办此盛会。”

1.172 春昼初长 (第2/3页)

科技与魔术,一线之隔。

正如刘备少年时,村遇太平道神棍。所倚仗,便是石绵与强酸,二物有悖常识之特殊属性。钻了时人“知障”的空子。用后世的话说,便是“认知黑洞”。

“群仙大会,半甲子(三十年)一届。上次大会,还需追溯到桓帝年间。传闻与会者,皆是各方高士。安息国大师安清,便曾与会。与桓帝坐而论道,引为知己至交。”

“可是安世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