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刘备的日常〗

1.109 素首雪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倭人因米团而驯服。占人亦不例外。

来抢怎么办?

呵呵……

稻子生吞好吃吗?

需脱壳蒸熟,方能入腹。

兰沧苑二千万亩良田,非一日之功。万户人家,力有未逮。先自足,再为王客庸。稻作机关器足备。二三老农,便可日种一顷。料想。四十万顷,半月足可种毕。如此亦不误农时。日常田间管理,更不在话下。青壮健妇,还广有余力,筑路通渠,营城造楼……蓟国将作寺,轻车熟路。君不见蓟国四百城港,皆如此般。

不出数载,兰沧苑地利尽显。岭南足可长治久安。

先前,蓟王和亲十夷王女。十夷王,择族中青壮数万陪嫁。多数暂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凡有草炭之地,皆为丰腴沃土,无疑。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诸多圩田详情,不亲临,不可知也。

沿兰沧水,河汊枝津,立十津邑。分置十万新野流民。户户美田一顷,岭南重楼宅院一栋。一岁三登,衣食无忧。

遥见灯火通明,远闻四溢饭香。便有原住部民,口舌生津,泛舟来寻。

占人属吏,殷勤相待。一来二往,戒心渐消。愿为客庸,自然极好。不愿客庸,将所见所闻,传回部落,亦是大功一件。

1.109 素首雪女 (第2/3页)

,点火焚田。待薪尽火灭,再下地机耕不迟。此时,土壤板结,积满草木灰。亦便于人畜旋耕机等,行走耕犁。

饶是如此。人畜皆穿革靴护腿,谨防毒虫蜇咬。而后支渠四通,立内中外,三重水门。水门皆置钢丝筛网,防毒虫再入。

蓟王抵达时,晒田、焚田,皆毕。然听津邑长,备说详情。蓟王仍能感同身受。话说,诸夏先人,刀耕火耨,自有道理。除去肥沃田地,焚尽毒虫亦是重要原因。

蓟王又闻,有些泥地,甚至晒田后,无需另取薪柴干草,便可直接点燃。类比石炭,良匠称之为“泥炭”。为泽草历代堆积而成,故又称“草炭”。乃天然肥料。

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