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70年代

〖重生在70年代〗

第一章 回到过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大姐边上的是温婉二姐,二姐很漂亮,和她四个兄弟姐妹一点也不像,好看秀气,性格温和,说话声音也好听,可惜上一世嫁的人不好,日子过的很一般。

话说孙爹孙娘这五个孩子,精华全在二哥二姐身上了,一个高大帅气,一个温婉动人,可惜没赶上好时候,结局都不好,反而平凡普通的大姐大哥和平姐要好的多。

张兴明眼睛四处转,听声音再没别人了,看来得回家才能见全这些记忆深处的人了。

“没事,”妈妈抚着张兴明的头说:“刚生下来大夫打了半天才出一声,我听着也不太正常,不过大夫说没事,长长就好了,不能够的。”

话语里还是有一点耽心,张兴明听出来了,上一世就听妈妈说自己生下来不会哭,一岁半了才冒话,全家都以为自己是哑巴呢。

这时候住房都是厂里分配的,一院两家,共用一个厨房,三个院六家一排,东北叫趟,一排就是一趟。六趟一片,每片三十六户共用一个公厕和一个水龙头。

这时候人都纯朴,相交都没啥心眼,共用厨房的两家就跟一家人一样。张兴明上一世从这搬走的时候十岁,还没听过邻居哪个有两家吵架的,都处得特别好。

张兴明兄弟管对屋夫妻两个叫孙爹孙娘,像自己爹妈一样。

张兴明九岁的时候厂里开始大面积给职工盖楼分楼,五层的板楼,后来盖到八层,所有职工都搬到楼上住。

虽然还是这些人,还都熟悉,但上楼下楼的哪有平房方便,家家户户大门一关,慢慢的情份就淡了,就再也没有了这种亲情。

大庆就是邻居一个哑巴,平时总来家里玩,和大姐差不多大。

在东北,工厂里不按岁数排辈,工友都是哥们,差三十岁也得叫哥,有的老工人的孩子都比其他工友大十几岁,也得叫叔。

其实佩兰大姐这时候都快二十岁了。

“这孩子,吃奶还皱着眉,这想啥呢?”大姐过来扒着包包布看着张兴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嘴巴动了动,自觉的吃起来,妈妈的奶啊,好像自己前世就没吃过几天呢。

“这孩子哭怎么这么怪呢,哭半天才响一声,像大庆似的。”平姐在边上说。

“啪”,一个巴掌拍在平姐脑袋上,“胡扯什么呢。”

张兴明歪着眼睛看过去,可是刚出生没几天,只能看几十厘米,人站远了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清。

不过听声音知道是佩兰大姐,孙娘家老大,平姐的亲大姐,呵呵,性格还是这么火暴。

再后来城市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各家条件也不一样,你搬来我搬走的,老邻居都散了。

“哎呀这眼神儿,太艮了,这孩子长大肯定不得了。”平姐盯着张兴明的眼睛说着。

“呵呵,这孩子站着生的。”边上传来让张兴明无比熟悉的声音:“大夫都吓着了,以为难产呢,没想到可顺溜呢。没费劲就出来了,出来就睁两大眼晴看哪,把大夫稀罕坏了。”声音有种骄傲。

一瞬间眼泪就充盈了张兴明的眼睛,顺着眼角淌落下来,妈妈,是妈妈。

“哭了哭了,快,咋哭了啊?怕我啊?”平姐慌了,张兴明感觉身子一轻,随即进入一个温暖的怀里,张兴明努力的睁大眼睛去看,妈妈啊,年轻的妈妈,泪如雨下。

年轻?张兴明仔细的打量着,一张粉嫩的脸,脖子上扎着手织的毛线围脖,围脖上还有呼气形成的霜,两条粗黑的大辫子,这他妈什么情况?

张兴明惊了,平姐应该都五十了啊,这尼妈怎么是十几岁的样子?

平姐是张兴明小时候家里对屋老孙家的老五。

对屋,是指两家共用一个厨房的邻居,两家的住房门在厨房里正对着,就像现在农村盖房的东西屋。

张兴明老家在辽东省杯溪市立新区南坟镇,是杯钢南坟选矿厂的职工住宅区,位于南坟郭家堡(pu,三声,东北多有堡的地名,如张家堡,孙家堡),隔河守着选矿厂的大门。

“咋了这是?”平姐还在疑惑。

妈妈把张兴明脸上的泪水擦了擦,把**塞进张兴明嘴里,笑呵呵的看着他,说:“不知道。这孩子从生下来就没哭呢,大夫打了也不行。这会儿还哭了,肯定是让你吓的,扎扎乎乎的,看你怎么嫁出去。”

平姐一撇嘴:“俺不嫁呗。”

张兴明含着妈妈的**,出了一口长气,重生了?重生了。

每次走隧道都有时空穿越的感觉,没想到这次真穿了,还一下穿到了刚出生,1973年啊,自己生日是农历二月初八,现在是刚过完年哪。

第一章 回到过去 (第2/3页)

是不行啊。张兴明心里感叹着,眼睛已经睁开,看向刚刚说话的人,“怎么是东北口音?”

入眼是一张笑着的脸,好熟悉的脸。

“哎呀,醒了,看我呢,真精神儿”熟悉的脸上现出夸张的表情,扎扎乎乎的喊叫着。

“平姐?”张兴明吃惊的看着眼前这张脸,几十年没见了啊,平姐还是这么扎乎,这么年轻。

阅读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