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70年代

〖重生在70年代〗

第499章 和祥集团(4)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习舒蕙说:“集团总部放在哪里?”

张兴明说:“暂时就沈阳吧,等后面搬京城去,以后总部各个部门都放在京城,然后在主要省份设个点就行了。”

苗婶说:“我们也去京城啊?”

张兴明笑着说:“你可以不去啊,苗叔是一定要去的,正好,你可以享受一下一个人的美好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习舒蕙看了看大家伙,见大家都在点头,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败了。

张兴明说:“所以这次请你亲自过来,就是让你看一看,了解一下。内地因为一些历史原因物资缺乏,但大部分人的生活收入很稳定,稳定的生活收入就意味着购买力所以我们现在的发展还算不上快,将来会更快,快的会让你吃惊。所以,缺人哪,中层高层都缺,你们弄人的速度要加快,商学院也要抓紧。”

习舒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张兴明转头对苗婶说:“婶儿,你和阿蕙姐去香港吧,把会计事务所注册的事情办好,顺便也招点人,把香港那边的公司研究所理一下。”

苗婶点头答应下来。

第499章 和祥集团(4) (第2/3页)

也不只是我们这里,整个内地到处都缺人才。做生意开厂子的几乎全是没怎么上学没有工作的,你可能不理解,在我们这里,做生意是有点让人瞧不起的,有点能力的都是进厂进政府的。在我们这边人的意识里,只有进厂进政府才是保障,才安稳,这和香港以及南方省份的差异很大。”

80年代,辽东这边做买卖还是有点丢脸的事情,社会地位甚至不如普通工人。这个时期的老百姓还没有后世向钱看有钱算的思维,只是求一个稳定生活。这个时期教育孩子总是说: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得像他们那样蹲大街卖东西去。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这边的商业氛围多么寡淡。一直要等到90年代中期,国企改革进入高潮,大量工人失业下岗。他们为了活着,不得不被逼着走上街头,却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地方商业的发展。

到了90年代末,做买卖从被人轻视一跃而起,变成了牛逼的代言人,成为有本事的人,到哪都倍儿有面子。而教育孩子也变成了: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怎么办?进厂当工人去吧!

阅读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