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全书

〖四子全书〗

第十章 择善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项橐又说:“蛤蟆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

孔子又哑口无言了。项橐仰着小脸大胆地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怎么这些事不能给俺讲清楚呢?”

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

故事2、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 葫芦模型 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 鹅毛扇子 。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 。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

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

项橐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离我们近必定晒人厉害,可早晨虽大,反而苍苍凉凉,但到了中午却像火盆烤人,像开水烫人呢!”

正当二人相持不下时,见孔子来到,便请教孔子。孔子哑口无言,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有群鹅在池塘里“嘎嘎”地叫着戏水。项橐就问孔子:

“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

孔子回答说:“因为它的脖子长。”

第十章 择善 (第3/3页)

孔子,项橐和几个小伙伴到东边看日出去了。孔子便亲自到村东去找他,要再次会会这个小神童。

刚走近,发现项橐和另一个小孩儿正在池塘边争执着什么。

于是孔子便走了过去,只见两个小孩儿争得面红耳赤。

那个小孩儿指着太阳说:“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车轮子,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吗?”

阅读四子全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