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全书

〖四子全书〗

三十章 大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公元249年1月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司马懿告老还乡,曹爽并不放心,这一年冬天,曹爽的心腹李胜由河南尹调任荆州刺史。曹爽便让他以告辞为名,前去察看司马懿的动静。

司马懿得知李胜要来,便将计就计,披头散发躺在床上,装出重病的样子。李胜来后,司马懿有气无力地倚坐在床上接见客人。

在同李胜谈话时,他有意装聋作哑,说话显得语无伦次。婢女侍候他穿衣服,他抖抖索索地抓不住,衣服也掉在地上;婢女服侍他喝粥,只见他难以下咽,粥都从他嘴角流了下来,洒满了前胸。李胜说:“当今主上尚幼,天下恃赖明公。听说明公的旧病复发,没想到如此严重。如今我承蒙皇恩,回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荆州为本州任刺史,特来向您告辞。”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地,可要好好防范。恐怕我们再不能相见了。”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又假装糊涂,说:“您要到并州,请努力自爱。”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荆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装作刚刚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最后,司马懿推心置腹地拜托李胜,请李胜好好地照顾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懿的这场表演非常出色,李胜竟都信以为真。他回去将其所见所闻详告曹爽,并说:“司马公言语错乱,指南为北,已经形神离散,不过是具尚有余气的尸体,不足为虑了。”曹爽等听后,非常高兴,更加肆无忌惮了。他们做梦也未想到,“重病在身”的司马懿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着一场政变。

三十章 大智 (第2/3页)

惊人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他所采取的拖延战术成功地遏止了蜀汉的进攻,致使诸葛亮北伐中原接连失利,含恨病死五丈原。东吴的孙权对他顾忌更大,曾对人说:“司马懿用兵,可谓变化若神,所向无敌。”在频繁的用兵中,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权,成为最有权势的大臣。

公元237年,割据辽东(今辽宁西部大凌河中游地区的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次年,司马懿奉命率40万大军远征,历经艰难,平定辽东。公元239年1月,他胜利班师。军至河内今河南沁阳时,遇到了皇帝特派的驿骑,要他火速赶回京师。司马懿疑京师有变,快马加鞭,疾趋入朝,直奔内宫。原来,魏明帝自上月病重,此时已在垂危之际。见了司马懿,魏明帝就拉着他的手说:“我病得很厉害,把后事托付给你。希望你和曹爽一起辅佐幼主。我还能见到你,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魏明帝当天就咽了气,曹芳继立为帝,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二人共同执掌朝政大权,官位同样是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事,每人各领兵三千,轮流护卫皇宫。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与司马懿的精明能干、富于谋略相反,曹爽是个毫无 政治军事 才能的庸才。当中书监刘放等人推荐曹爽辅佐朝政时,魏明帝问他:“你能担当这个重任吗?”曹爽不知如何回答,急得满头大汗。后经刘放在旁边轻声提示,才回答了一句:“臣愿以死报效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庸才,却与何晏等人结成死党,组成以曹爽为首的政治集团。何晏崇尚玄学,与邓扬、权胜、丁谧、毕轨等都是有声望的 名士 。魏明帝生前,“以其浮华,皆抑黜之”。曹爽掌权后,把他们引为心腹,委以重任,何晏等人则怂恿曹爽排斥司马懿,独揽朝政大权。他们经过一番策划,于公元239年2月以小皇帝曹芳的名义颁发诏书,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品位尊贵,但无实权。这实际是给司马懿一个虚名,剥夺了他的实权。与此同时,曹爽以何晏、邓扬和丁谧为处理朝廷政务的尚书,毕轨为管理京师及其周围地区的司棣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曹爽的几个弟弟统率禁军,抓住兵权。这样,曹爽一伙就完全排斥了司马懿,独揽了军政大权。

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其非常尊敬,遇事请教不敢过分专行。自从何晏、邓扬、丁谧等人弄权后,他处理政务不再找司马懿,双方的隔阂也日渐加深。面对这种形势,司马懿极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等待时机,清除曹爽集团,他作了暂时的退让,公元247年5月,司马懿上书曹芳,请求告老养病。获准后,他一面在家装病,一面暗地联络心腹,以待时机。

阅读四子全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