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全书

〖四子全书〗

第七章 民贵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吴广和陈胜本来互不认识,后来当了壮丁,碰在一块儿,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怕误了期限,天天急着赶路。

他们赶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时,正碰上大雨,一连好几天都没停。水淹了道路,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安扎营寨,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再赶路。

按照秦朝当时的法令,被征发的劳役如果误了时间期限,就要被处死。照这种情形,他们在规定日期之前不可能到达渔阳了。这时,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无论怎样也赶不上限期了,我们难道就这样白白地去送死吗?”

吴广说:“那怎么行,不如咱们逃走吧。”陈胜说:“逃走被抓回来也是要处死的,如果起来造反争夺天下,大不了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即使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够多的。听说二世胡亥是始皇帝的小儿子,本来该登基的应是太子扶苏,结果扶苏被害,大家都十分同情他;另外,楚国的大将项燕,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英雄,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我们如果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响应。”

陈胜、吴广便杀死了率领戍卒的将尉,召集戍徒部属们说:“你们都超过了到渔阳的期限,应当斩首。即使不斩首,戍守死去的也将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难道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述四个经典比喻,既是毛主席“人民万岁”理念的形象阐释,更是毛主席浓烈的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他敬畏人民、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爱护人民、关心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

因为人民万岁,而喊出“人民万岁”的人又与人民连在一起,所以他必然万岁;一个把“人民”大写于天地之间的人,一个喊出时代强音“人民万岁”的人,他有形的生命虽然已经终止,但他那无形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他那伟大的思想将与天地齐寿!所以我说,由毛主席“人民万岁”这四个字所折射出的魅力,天下推之而不倦,誉之而不厌,久远而不忘,天长地久,万古长青!

故事2、始皇陵还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前前后后被征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始皇陵的人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大量物力财力,天下百姓怨声载道。

秦二世元年,即前209年,秦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征发九百名壮丁押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驻守边境。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头大、精明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一个是陈胜(又名陈涉),阳城人,以前是当长工的;一个是吴广(又名吴叔),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是个非常有志气的人。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心里却在想,我年轻力壮难道甘心这样成年累月地给别人做牛做马吗?总有一天,我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有一次,他跟同伴在田边休息,他对同伴说:“将来谁要是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同伴们都笑话他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怎么可能有富贵之日?”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能明白鸿雁高远的志向呢!”

第七章 民贵 (第2/3页)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为人民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被中国******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阅读四子全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