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帝国吃相〗

第133章 造纸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把这些洗刮出来的篾丝像织布一样细细编织成网眼非常细密的网筛,让水能够透过就行了,这样留在竹筛上的就只有纸浆。

而在后世,好的篾匠编织出来的竹器刷上桐油晾干之后甚至能够直接盛水而不漏,当然陈旭不需要做到这么变态,而且不漏水也不行

这一招陈旭还是在电视上播放的手工制作宣纸中学到的,而且东汉时期蔡伦肯定没有用到这么高密度的竹筛,因此陈旭相信,只要纸浆没问题,那么做出来的纸张应该比所谓的蔡候纸还要精细平整许多。

竹筛不大,长宽都只有一尺,主要是因为煮纸浆的陶盆太小,而且这也是实验性质,只需要验证造纸的工艺就行了,用这个竹筛把纸张晾制出来,也就不过后世十六开的纸张大小,但如果成功了,用来写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纸浆完全煮透之后,等水温稍稍放凉,陈旭略有些忐忑和激动的拿起一个竹筛沉入瓦盆之中,让纸浆进入竹筛中后反复轻轻摇晃,然后慢慢把竹筛平平的端起来,随着水哗哗啦啦的落下去,一层麻灰色的纸浆便均匀的附着在了竹筛上面,

第133章 造纸 (第2/3页)

着纸浆被一个赤胳膊晒的黢黑的少年一瓢一瓢的舀到土灶上的陶盆里面,陈旭反复用竹棍在里面不断搅动,感觉浓度已经够高了,于是吩咐牛大石把纸筛和瓦板都拿出来准备好。

纸筛是让镇上的一个竹活儿还算好的篾匠在他的指导下制作的。

以前的篾匠没有后世那种刮篾洗蔑的篾刀,平日制作的竹器也很简单粗糙,就是竹杯竹筒竹碗筷子这些,然后就是编织一些粗糙的篾器,因为工具不行,篾青和篾黄都无法分离的很好,因此竹器虽然在中国应用的很早,但却一直应用的很粗浅。

但陈旭打造出了后世篾匠常用的双月型篾刀,就能将竹篾洗刮成极细的篾丝,而且粗细厚薄都一模一样,最细可以达到零点几个毫米,跟细麻线差不多粗细,但明显要结实多了,因为竹子的结构和特性决定了它的纹理非常直,而且韧性极高。

阅读帝国吃相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