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二十四章 诱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师加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她一个女人,能在父母丈夫都死了,还拉拢几千人跟她一起造反,并且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这种能力,大多数男人都比不上。

所以,朱瞻基就想让他们一路向北,一路向西去发展。

用他们开疆拓土,只要能在那里扎下脚跟,他就不怕那里还会被俄罗斯占领。

朱瞻基跟杨章德说道:“杨章德,你跟他们简单说一下朝廷的移民政策,李亮,去拿一份北疆的地图过来。”

李亮去拿地图的时间里,杨章德将朝廷去年颁布的新移民法规跟他们简单地说了一下。

朱瞻基当然也不是只说好听的,指了指地图说道:“这地图看的近,但是这里已经距离我大明两万里,哪怕我给你们足够的马,你们路上也要走几个月。那里比山东也要冷的多,到了冬天,能下半年的雪。”

林三没有被朱瞻基的话诱惑,小心地问道:“殿下,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

朱瞻基哈哈笑道:“最近一段时间,孤一直在考虑开发北地。但是那里可不好开发。冷就不说了,离我大明也太远。而且那里虽然没有原住民,但是蒙元人西征的时候,在那里留下的有他们的后代。

想要开发那里,首先是需要人手,其次是需要能打的人。我见诸位身体强壮,加上你们在家乡也有一帮乡亲,符合我对移民的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变成佃户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患病,才被迫卖地的。

另外,因为如今的大明大力发展工业和商业,做工比种地挣钱更多,所以一些会一点手艺的百姓,也会把地卖了,然后搬到城里住。

男人只要有稳定的工作,女人再随便做点事,来钱比种地还多。

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也怪朱瞻基,因为他从南洋大量运回粮食,导致了粮价一直很低,所以百姓种地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了。

但是这也是必须面对的困难,总不能看着受灾地区的人饿死,总不能看着因为种地的收入高,官员,举人们一个个就开始侵占土地。

当知道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去哪里,不管去哪里,朝廷都会支持,他们一个个如梦初醒。要不是朱瞻基在座,他们恐怕会忍不住痛骂他们的父母官。

当李亮拿来了一张亚洲地图之后,朱瞻基先给林三指了他们住的青州位置,然后将手指指向了贝加尔湖的位置。“这里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如果你们愿意去,按照人口来算,一个人分几百亩的土地都没有问题,只怕你们种不了。

而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但是却有无尽的森林,广袤的草原,还有各种动物。不管是粮食,还是肉,都不会缺,而那些皮毛,应天府这里有的达官贵人想要。”

但是朱瞻基的手指又一直向西移,最后落在了乌拉尔山脉东南部的一处地方。“但是,我想你们前往这个地方,如果你们愿意去这里,我不仅会派士兵们送你们过去,还愿意将那里的一座金矿交给你们开发,你们可以留下三成,只用上缴朝廷三成,另外三成充当军费。”

林三一听到金矿,精神一振,回头看了看唐赛儿,两个人都轻轻点了点头。

但是,这个教派的核心还是儒释道的那一套,是维护汉人文化传统的教派。

所以他们虽然在内陆地区能形成祸乱,但是如果用他们来开疆拓土,他们绝对不会把那里变成化外之国。

他们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这一点是谁也改变不了他们的。

现在的白莲教是太分散,而且滥竽充数的人踏跺了,要不然,朱瞻基还想把白莲教扶持起来,到全世界去传教,对抗基督和绿教。

别人他不能确定,但是唐赛儿这个女人还是很有本事的。

所以,打压粮价,对目前的大明来说,让百姓的日子不算好过,但是能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政策都是需要随时调整的。当低粮价影响稳定的时候,提高粮食价格更好的时候,朱瞻基也会毫不犹豫地采取粮食保护收购价。

现在,面对山东等地出现的问题,朱瞻基有了抑制不住的杀气。

官员上下勾结侵占应该发给百姓的粮食,这是会引发民乱的大事。

而官员们阳奉阴违,曲解朝廷的政策,也是会耽误他的众多计划。

所以,哪怕让百姓受穷,也不远百姓离开,是大部分基层官员的想法。

除了像浙江,福建一带,人口密集,山多地少,宗族矛盾比较大,所以移民推行的比较快。

但是到了江西,两湖,乃至北方中原一带,官员们都是不支持移民政策的。

现在不是明末,那时候人口是现在的几倍,而大片土地被地主,被官员侵占,普通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

现在是明初,朱元璋分产到户,朱棣也是大力打击土地侵占。普通百姓再不济,家里也是有几亩地的,家家都是地主。

朱瞻基还想着让汉人们一直向西,去占领乌拉尔山,把未来的俄罗斯限制在欧洲。但是按照现在的速度,一百年恐怕都达不到朱瞻基的目的。

这些计划他当然没有必要跟林三他们说,但是不代表他现在就不能利用林三他们的力量。

他不知道唐赛儿这个时候有没有得到白莲教的传承,这股力量对许多统治者来说,是祸乱根源,但是朱瞻基来说,却敢放心利用。

因为白莲教源自于佛教,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又受到儒教和道教的影响,形成了一股特殊的泛信仰群体。

这就好比一个面具,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往自己的脸上戴。

第二十四章 诱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师加更) (第2/3页)

但是蒲台县这样故意圈定一个不如山东的地方让百姓移民,百姓自然是不愿意去了。

这种政策的歪曲,在后世都是屡禁不绝,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有时候,一个字写错,整个政策的意思都变了,更何况有心违背上层的意思。

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如今这个时代,人口就是资源,人口就是税赋。当地的人变少了,缴税的时候不是也少了,而官员们都是要接受业绩考核的。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