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二十四章 诱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师加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朱瞻基对赵羾的印象还不错,他曾经担任过礼部尚书,却因为大汉主义思想,瞧不起外国人,在送朝鲜使臣回国离京的时候,无礼相待。

这让朱棣大怒,认为丢了大明的脸,把他降职,到兵部担任侍郎。

赵羾擅长的也是兵事,但是因为朱瞻基把黄福塞进了兵部当右尚书,还有一个资格也很老的方宾任左尚书,没有了位置,所以赵羾一直担任侍郎。

永乐十五年,其母去世,他回乡丁忧,也算去年冬季才回到京城。

这样一个资格够老。为人方正的人担任应天府尹,朱瞻基还可以接受。

而且,朱瞻基不打算走寻常路,他要把目标对准一个他早就看不过眼的人,那就是负责粮食调配的中官马琪。

朱瞻基指的位置是后世的俄罗斯第三大城市叶卡捷琳堡的位置,那里是亚欧分界线,也是俄罗斯中部的资源重镇。

如今那里还是一片森林,除了蒙元人征略欧洲的时候,在那里建设了一个补给点,现在那里根本没有人。

蒙元四分五裂之后,现在那里是金帐汗国的位置。但是金帐汗国的核心区是在后世的莫斯科,在俄罗斯南部和哈萨克斯坦一带区域。

大明想要在那里驻军,金帐汗国的态度未明,当然要预防他们进攻。

但是一个他们自己都不在乎的地方,加上大明要对帖木儿国用兵,如果他们真的要打,大名不介意也趁机教训他们一番。

但是不管是顾佐在刑部,还是赵羾在应天府尹的位置上,暂时都指望不上。

光靠锦衣卫想把山东的案子查清楚,难度不会小。

而且朱瞻基不想耽搁,想趁着朱棣还没有离京,就把这件事给办成铁案。

朱棣要是走了,他想处理哪个大臣,可就不容易了。

这个案子其实很容易查清楚,那么多的粮食总不会长腿跑了,不管是粮食交接,还是粮食的处理,都有迹可循。

朱瞻基看了看杨章德,他立即会意说道:“今后当有我锦衣卫与诸位联络,当你们准备好之日,也由我锦衣卫为你等带路。”

朱瞻基又说:“兵器,军马在你们离开山东,抵达北明山铜矿的时候,向那里的镇守太监亦失哈索取,我会交待下去的。此外,锦衣卫将会护送你们返回山东,你们在山东遭遇的不平,孤一定会一查到底,还你们一个公道。”

让人将他们送了出去,朱瞻基却坐在那里叹了一口气。锦衣卫当初被剥夺了审案的权力,如今想从刑部,都察院要回来可就难了。

刑部那里昨日顾佐勉勉强强通过了廷议,接替吴中担任了刑部尚书,吴中回到了工部继续担任尚书,管建房子。

顾佐能担任刑部尚书,腾出来的应天府尹的职位却被文官推出来的赵羾担任。

唯一的难题就是那里距离大明太远,难以管控,建设也非常困难。如果不靠有心在那里发展的百姓,光靠朝廷,再多的资源也供应不到那里去。

除了火药和武器,其他任何东西从大明运过去都不划算,都要靠就地取材,所以蛊惑一批人过去当先锋,是很有必要的。

林山很清楚自己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面对朱瞻基这个太孙,他也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热情。

这可是大明太孙,以后的皇上。不要说只是让他们去建设新的家园,哪怕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义不容辞。

所以他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殿下有心给林三安排一条飞黄腾达之路,林山要是再废话,那就太不识抬举了。为了大明,为了殿下,林三愿意去那里替我大明守国门。”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但是第一年我不建议你们带着家人去,因为第一年是最难的,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最好全部是青壮。

你们在那里安顿下来了,派人回来报讯,朝廷会安排一批军户迁移到那里去,这个时候,再把家人全部安排过去,会安全一些。

而且朝廷已经派人准备前往西北,与那里各国进行联合,要是谈判顺利,以后你们也不会遭遇抢劫。”

林三问道:“殿下,草民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想让我们先去把地方占下来,然后军队才会过去。那军队过去了,我们是不是还归他们管?殿下承诺的金矿,又怎么还算我们的?”

朱瞻基一挥手,指了指地图说道:“你看看,这天下还有多少需要占领的地方?我大明的人再多,这个时候也嫌少了。派去驻守的人马,只会比你们的青壮数量少,不会比你们多。有朝廷的命令,他们的人数又更少,你还怕保不住金矿?”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你姓林,你妻子姓唐,如果你们在那里建一座城起来,孤就将那里命名为林唐……这个名字不吉利,就将那里称之为唐林城,你林家子孙后代,都为城主!”

林三有点懵了,他回头看了看妻子,见唐赛儿屈身跪下,他才连忙拜谢道:“草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瞻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替我大明开城戍边,待唐林城建城之日,我也不会吝啬一个世袭伯爵……”

这又是一个大饼,林三根本没有想到,朱瞻基会这么大方,激动的双眼红润,说不出话来。

反倒是唐赛儿一直比较冷静,跪在地上盈盈问道:“殿下,这蒙古马,兵器,草民该向谁索取,何时索取?草民一行又该何时启程,由谁带路?”

第二十四章 诱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师加更) (第3/3页)

要,所以才想起这件事。

我就跟你们说说朝廷对你们的支持吧。你们去多少人,我就支援你多少匹蒙古马,这是其一。其二,我不仅会给你们每个人都发放兵器,还会支援你们五十支火铳。第三,当你们安顿下来以后,我会派兵士前往那里,帮你们筑城,给你们供应种子,让你们在那里没有后顾之忧。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人越多越好,少于五百人,就不要提了。一个蒙元的小部落可能就一下子把你们给灭了。”

林三还能沉得住气,但是那个宾鸿已经迫不及待地问道:“殿下,我们能带着家人同去,也给提供马匹?”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