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91章 日本诗僧空海与王昌龄的交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王昌龄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同时大笑起来。

一连几天,空海大师与皎然二位忙于抄写,王昌龄也请假在家中陪着二位,二人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王昌龄用商量的口气跟二位交谈。

这一天二位要走了,空海大师拿着抄写的一叠文稿说:“王先生呀,有了你这些东西,我空海就有资本回扶桑国向国王交差了,因为我有了这些东西,王先生的这些东西就会用我空海的署名在扶桑国广为流传,流传到千秋万代。但是,我空海是出家人,拿什么感谢你王先生呢?说来惭愧呀。”

王昌龄把手摆摆:“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师准备写本关于诗歌理论的书?”王昌龄又问。

“有此想法,只是还得借助王先生援手。”

“大师好说,既然大师钟情于我大唐文化,我王昌龄当鼎力相助,好吧,我让大师看一样东西。”王昌龄说罢,转身走向书房,随即走出,手里拿着一叠文稿说:“这是在下最近写的备课教案和前些年写的一些关于诗歌的文章,因为我现在上的课是讲诗歌理论,我把它叫着‘诗格’;还有下面这些是我准备写成的一本东西,题目就准备用“詩格舊題唐?王昌齡撰”,大师也可以看看,是否对大师写作有些参考?”

空海大师接过备课教案和文稿,粗略翻了翻,脸上的笑容就要流下来了,不停地点着头笑着说:“呀西,呀西,好呀,好!我空海要的就是这些东西,呀西,呀西,好呀,好!”

空海大师接着又问:“敢问王先生,可不可以让贫僧在贵府住上几天?”

第91章 日本诗僧空海与王昌龄的交往 (第2/3页)

满车。贫而乐道者,望绝访写;童而好学者,取决无由。

贫道幼就表舅,颇学藻丽,长入西秦,粗听余论。虽然志笃禅默,不屑此事。爰有一多后生,扣闲寂于文囿,撞词华乎诗圃;音响难默,披卷函杖,即阅诸家格式等,勘彼同异,卷轴虽多,要枢则少,名异义同,繁秽尤甚。余癖难疗,即事刀笔,削其重复,存其单号,总有一十五种类:谓《声谱》,《调声》,《八种韵》,《四声论》,《十七势》,《十四例》,《六义》,《十体》,《八阶》,《六志》,《二十九种对》,《文三十种病累》,《十种疾》,《论文意》,《论对属》等是也。配卷轴于六合,悬不朽于两曜,名曰《文镜秘府论》。庶缁素好事之人,山野文会之士,不寻千里,蛇珠自得;不烦旁搜,雕龙可期。”

王昌龄看完序言,夸赞道:“看来大师华文造诣不浅,文词章句极佳,真乃扶桑国之汉学通呢。”

“王先生过奖,过奖!不瞒王先生说,贫僧小时候没有了父母,是表舅把我养大成人。我表舅深通大唐文化,从小就让我学习华文,并且告诉我说,大唐是一个伟大而繁荣的国度,你要是学好了华文,将来到大唐去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于是我就认真学习华文。”空海大师说道。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