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110章诗歌理论课(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些天到哪里修仙?”王昌龄问梅道士。

“谈不上修仙,不过采几味草药。”

“为配制丹药用吧?”

“是的,不过,即使有了好的中草药,要配制成能够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还很不容易。由于每一种中草药的药效都有一个最佳时段,就是说,它们的药效只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日子和特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最佳状态。所以炼丹过程就包括了确定特定的月、日、时以及太阳、月亮、北极星、九大行星以及一些恒星所在的适当方位。这种工作极其精细、复杂。做这种工作需要具有超常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这样制出的丹药在所有中药剂型中疗效最好,它能使人的机体“长生不老”。

“看来梅道士在这方面颇有研究?”

“谈不上有研究,不过不钻研也不行呀,做了道士,别人都叫你神仙,你不修炼行吗?你年纪轻轻就抛下肉骨尸体在众人面前,你还是神仙?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所以做了道士,你首先必须做到高寿,活到了白多岁,几百岁,你不是神仙也是神仙了。像那张陵张天师,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后来到底是死了还是乘鹤飞升了,谁说得清呢?但是大家看着他一百二十多岁还在爬山,他还不是神仙?所以呀,要说压力,这就是道士的压力.”梅道士有些无奈地说。

“听说道家除了炼丹,还可以服用一些能够长生不老的中草药?”田师爷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炼之人,无有定所,来无影去无踪的。还好,老道刚刚昨天回到山房,来来来,进山房坐坐。”

“慢,大仙你先过来,俗人有一首诗送大仙。”

“太好了,如得王县尉赠诗,山房将会蓬荜生辉。”于是梅道士来到水池边的亭子上。

“我这诗的题目是现成的,《梅道士水亭》,大仙听好了: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

“好诗呀,好诗!可惜老道不会吟诗,这赠诗的人情就只好记住了。走走走,去山房坐坐。于是王昌龄三人随同梅道士走进迎宾房,有道童筛茶,知客摆上瓜子花生山果等类。由于观内不能摆酒宴,梅道士吩咐准备素餐。

第110章诗歌理论课(续) (第2/3页)

至于那些山雀、画眉、鸳鸯等等等等的小鸟就无法说得清了。

荷叶观已经出现在面前,原来这里是一个凹形平地,荷叶观座落在平地的正中,左边有一口水塘,塘里长满水芙蓉,只是目前已经是冬季,早已花谢。但是里面的鱼儿却游得自由自在。三人首先在周围转了转,发现另一侧也有一个水池,也是芙蓉满塘,也有鱼儿游弋。于是王昌龄心里想,这些道士也喜欢莲花,看来佛道两家在许多方面也是相通的。旁边一个六角挑檐亭子,显得古色古香。亭子附近有两棵梅树,好在这时候已经有一部分梅花绽开了,一部分正处于含苞待放,这样,看起来更有一种特殊的韵味。王昌龄正在想入非非之中,一声叫唤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王县尉,好悠闲呀。”

“哟,梅大仙,朱炼士呢?”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