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终结者

〖大宋终结者〗

第一百八十章 攻古器之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被访者则无不为其的学问而啧啧称奇,考虑到他还是个身残之人,对他也就格外宽容。

一时间,竟然有了“小太史公”这个绰号来,这对一个向来被读书人看不起的太监而言实在是了不起的赞誉了。

甚至有惋惜,如果他没有身体残缺的话,放到国子监做个五品司业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说着,说着,话题扯到青铜器皿上,澄心堂内不但搜罗古籍善本,还摆放着不少上三代的古铜器。

不少是南渡之人携来,却因为家道原因而卖出,李璟知道后便下令动用内帑买来。

“什么?”

潘、樊二人大吃一惊。

“这,这,就你我三人?!!能行嘛!”樊斌满脸不可置信。

青铜器是夏商周时代的产物,在古代中国便多有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赶紧找韩熙载打听,随之对潘铁筹昔日的赫赫威名也有了了解。

既然出仕,那便要有出仕的样子,当下努力和潘诚厚拉近关系。

后者也知道这位是安定王看重的奇人,见他态度谦逊,自然也是笑脸相迎。

于是二人关系也由此升温不少。

潘诚厚一说要请樊斌喝茶聊天,史虚白是举双手赞成,他清高狂傲,可不代表不通情理,新官上任总是要拜访下老土地,一来是礼貌,二来双方有个非正式的接触后,如果需要彼此释放善意时也能放心些。

这些东西也归樊斌管,说道兴头上,史虚白忽然一拍大腿。

“虚白为大王征辟后寸功未立,鸠集坟典之事也有前人珠玉在先,仆倒是想到一件事情,可以做一做,做成了对大王有极大的好处。”

“噢?”另外两人齐齐问道“何事?”

“此事颇难,仆做起来的话,少不得要二位相帮了”史虚白看着二人,面色渐渐严肃起来。

“便是为这些钟鼎之物定名定制!”

历朝历代也为此下功夫,将能搜集到的资料统一抄写编目,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编目方法。

还有不少私人藏书家在此项上耗尽终生之力。

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书籍,就要通过目录这把钥匙了。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曾云“凡读书最切要这,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樊斌为人淳朴,自幼便在宫禁中管理图书,他于其他方面有几分呆气,但在刊目上却显出过人的天赋,在杨吴时期,樊斌便常去拜访名士学者求教。

这一日,正巧三人都有空,便在樊斌的书斋内,鼎足而坐。

樊斌是老实人,和潘诚厚又熟悉,对此二人的到任倒是没有太多想法,只是声明,自己乃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也就在内藏图书中有点心得,其它事情则拜托二位。

三人中,史虚白是将澄心堂视为自己官场游戏第一步,务必一炮打响,才能保证后面能步步高升,到低是五十多的准棺材瓤子了,时不待我的精神特别强烈。

潘诚厚则是一心报恩,已经把自己视作李煜的下人。

樊斌,还是老样子,只要能能和那些古籍善本在一起,就比什么都高兴。

原来澄心堂李煜不在时,以樊斌品级为最高。

现在潘诚厚和史虚白一来,樊馆长便落到老三的位置去。

潘诚厚和他相熟,知道这位不是争名夺利的性子。

但本着拜码头的想法,还是拉着史虚白一同请他喝趟茶。

而史虚白在知道潘诚厚的品级后也被吓了一大跳,正五品的大太监,整个内廷也就两只手的数量,俱是皇帝心腹。

有这样的态度,三人自然是约谈越融洽,越聊越投机。

史虚白本以为樊斌只是个不起眼的老太监,结果几句交谈后马上改变了看法,老太监是不假,但眼前这个老太监对于版本刊目学的精深程度简直让他自愧不如。

在李煜前世,著名史学家邓广铭便提出过研究历史的四把钥匙,分别是年代、地理、职官、目录!

中国古代各色书籍资料之多用“汗牛充栋”“卷帙浩繁”来形容绝不为过

资料一多自然就引出查找搜集阅读整理的问题来。

第一百八十章 攻古器之学 (第2/3页)

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就是编纂书籍,如此行一事而三全。

(我没收某速冻食品公司的银子,这不是广告!)

李璟摆明了是给史虚白一个刷声望的好机会,后者自然心领神会,跪下磕头谢恩。

二人见原来那点便溺之怨,也随之消解。

阅读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