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第三帝国

〖汉第三帝国〗

第58章天朝史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当然,从严谨的角度来看,刘曜所说的方国、邦国、帝国的概念,与后世的历史学观念并不完全一样。

上古时期,黄帝擒杀蚩尤,打败炎帝,在河洛建都立国,国家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联邦制”,是由众多酋邦国组成的。

无论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还是四裔之地,均是方国林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继黄帝之后,颛顼、帝喾、尧、舜、禹相继为天下共主。

这一时期,君主即位实行的是所谓的“禅让制”,实际上这些君王都来自黄帝族,是世袭制的一种原始形式。

君王的权威虽来自于个人的能力,但更需要各方国的拥戴。

所以说,古代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态乃是小国寡民式的邦国,邦国进一步发展则是王国,王国以后,通过中央集权的演变成了帝国。

相较于原始社会的中心聚集部落组织生活的形态,邦国已经有了强制性的权力机构的出现。

至于邦国与王国的区别则在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曜这次留蔡邕谈话,当然是为了确定楚王国的史官制度,若未来他登极称帝,依然也会沿用这个史官制度。

“以年代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编排相关之历史事件的史书,可以称之为‘编年体史书’。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可以称之为‘纪传体史书’。班公编撰《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此书主要记述了上起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寡人欲使你率领国史署所编之国史,乃上起三皇五帝时代,下至孝灵皇帝熹平二年六月二十日的史事。”

刘曜听完了蔡邕的观点,也接受了蔡邕对他的赞颂,随即沉吟片刻,开始阐述他对本朝国史的规划与构思。

“国史当以年代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三皇五帝之前且以昊天上帝命令盘古尊神开辟这方世界为神话时代,不做详细记录,权当概况以一段话的传说作为国史的开篇。而后,三皇五帝时期,即部落方国时代,是诸夏民族之起源形成的时代,也是诸夏共主天子诞生的时代,此为华夏文明上古史,共历六千多年。所谓方国,即一方部落形成之国。”

“自夏禹传位于启,商汤代夏,再至宗周覆灭,这段时期乃是封建邦国时代,此为华夏文明古代史,共历一千八百多年。所谓邦国,即天子封赏土地给臣子建立的诸侯国。赢秦代周,而至炎汉代秦至孝灵皇帝驾崩,这段时期乃是帝国时代,此为华夏文明近代史。所谓帝国,即皇帝分派官员直接治理天下郡县的大一统国家。熹平二年六月二十日往后,便是现代,故而所记录之历史曰现代史。”

第58章天朝史 (第2/3页)

其目的并非修史。而是奉了皇命。

修史权的集中与变化,导致的恶果是皇帝、大臣开始大量篡改历史,为自己粉饰。或用权力,或用收买等方式迫使史官篡改历史,以至于后世之人看到的很多都是“假历史”。

从唐太宗往后开始,历朝历代篡改的越来越厉害,早期还只是篡改个人形象,到后来连同前朝、乃至之前更早的王朝都遭到了篡改,其中以“我大清朝”最甚。

秦汉时期的史官,多数都是家族传承之史官,如此才能确保历史记录的传承性和连贯性。

阅读汉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