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白衣少侠

〖我是白衣少侠〗

三百一十三章 请跳过,科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6 演奏方法编辑

1978年8月,中国考古学家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编钟、编磬、琴、瑟、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乐器和大批文物。同时出土的曾侯乙编磬总共32枚,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在青铜磬架上。全套编磬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制成,音色清脆明亮。遗憾的是,出土时大多数断裂破碎,已经无法敲击发音了。1980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物理研究所合作,制成了曾侯乙编磬的复制品。它的发音和原编磬的标音基本相符,音色优美动听。

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制成了32枚一套的石编磬。1984年9月,苏州的民族乐器厂和玉石雕刻厂又用碧玉精制了一套18枚编磬。2009年,“六十甲子中国磬”由石头神人力涛大师倾力打造,为祖国60周年大庆献礼。

7 制作方法编辑

“编磬”的制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

8 分类编辑

“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古代的磬分为:编磬、云磬、特磬

编磬

编磬是可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庭雅乐或盛大祭典。

磬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磬曾被称为“石“和“鸣球“。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

5 发展简史编辑

磬的历史悠久,据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击石拊石”。这“鸣球”与“拊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的乐舞生活场景。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代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

商代时磬已广泛流传,制作精美,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磬作“□”形,左半部像以绳悬石,右半部像一人以手执槌作击状。1950年春,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一件虎纹大石磬,用一块白而青的大石琢成,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正面以刚劲而柔和的阳纹线条,雕刻出一只虎形纹饰,瞠目踞伏,作张口欲吞状,形象刚猛壮美。其音色悠扬清越,近于铜声,发略高于升C1音。单个的大石磬,称特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称编磬。1935年安阳市侯家庄西北岗商代大墓出土的3枚刻有铭文的石编磬,经测定,其发音分别为:永启↑降b2,永余c3,夭余↑降e3,可演奏简单的曲调。《诗经·商颂》中,有“□鼓渊渊,□□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的记载,商石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边三角形。

西周至战国时期,磬的形状上为倨句形,下为微弧形;汉代以后上下均为倨句形。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年的一套石编磬,共32枚(大部已压碎、粉化,完好的共9枚),原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于精美的兽座龙首铜架上。这4组32枚石磬上,都刻有关于乐律的铭文及磬的音名,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及编磬的珍贵资料。

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磬发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和随县出土了大型编磬。湖北江陵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1970年在这里出土了一套25枚编磬。磬体用青色石灰石制成,上部作倨(gou)句形,下作微弧形,表面都有较清晰的彩绘花纹和略显凹凸的花纹。其中4枚绘有凤鸟图,色彩高雅,线条流畅。

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十六枚,下层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随时调用,这套编磬与编钟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

1980年下半年,湖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百一十三章 请跳过,科普 (第2/3页)

璧磬石文化的传承见证。

一石灵时百璧通,灵璧磬石以她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凭她肌理细腻,石质坚韧,色墨姿妍,金声玉振的石质特性,在历代都彰显她尊贵的地位。而她的制作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制。

据北京博物馆《文庙丁祭谱》(尊经阁藏板,卷三之三,第二五、二六页面)记载:

编磬律分,灵璧石为之,两面绘金云龙,股修七寸二分九厘,博五寸四分六厘七毫;鼓修一尺零九分三厘五毫,博三寸六分四厘五毫;十六枚皆同,按律吕别厚薄。股侧镌某年制,鼓侧镌某律名。

阅读我是白衣少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