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一十九章:海空雏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我在知道这件事后,有些生气。就目前来看,海军的要求是很正确的,未来的发展必将淘汰现在最适用的液压弹射器和机械弹射器。但研究中心不能坐等,他们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不过,弹射器小组的负责人在辩解时说,研制工作只有在不断地试制及试验过程中,才能找到设计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软金属条没有装上弹射器之前,任何进一步地设计或完善都是闭门造车。我听后也深以为然,知道自己太心急了。

看来,我心中的航空母舰一时半会也急不出来。太多的基础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太多的技术瓶颈正等着我们突破。虽然,我也可以象现在的列强那样,生产出符合目前技术条件的航空母舰,但这种原始的航母却始终让我无法接受。我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不过,我也对现在的航母研制计划作了一些调整。弹射器短时间内无法研制成功,就只好用航母的速度和飞机自身动力起飞,并开始考虑建造带有滑跃起飞甲板的飞行甲板模拟装置。斜角飞行甲板目前只能停留建造模拟装置上,如果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使用,必然立即为列强所探知。我要求中国的前几艘航母都不要建造斜角飞行甲板,待培训出数量庞大,技艺精湛的飞行员,以及完全熟练地掌握了航母的各种应用后,才进行新一代带斜角甲板的航母。

其实研究中心给我的第一份航母设计草图真的让我惊讶不已。他们采用了双层飞行甲板和两层机库,其甲板外形象极了美国的“约克城”号。全新的船体其线型还算不错,但第一层和第二层飞行甲板通过一些支柱高高地撑在甲板上。还装有各种203毫米大口径舰炮作为水面打击火力,舰岛及烟囱是可以放倒的,在回收飞机的时候可以保证没有任何干扰。但这样一来,其复杂的结构足以使其更的时间用于与机械故障作斗争,而无法进行训练、作战使用。而双层机库更使整个船体结构复杂,内部管线及隔舱象迷宫一样。因此,我立即要求研究中心改变原始设计,采用单层机库和单层飞行甲板。

改过之后的设计还是差点让我晕过去!虽然飞行甲板改为单层,但仍在整个船体甲板上用支柱支起高高的飞行甲板,整个舰体重心显得相当高。不得已,我只好再当一回“科学家”兼“画家”,将后世的全封闭式舰艏及带有外飘飞行甲板给画了出来。在场的船舶设计专家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声。其实我明白,好多东西只要说明了就显得很简单,而在之前,恐怕要花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我画出的草图上,飞行甲板外飘不仅加大了飞行甲板的面积,而且外飘产生的甲板与船体的连接部分,正好可以安装各种进排气管道,而舰岛在右侧的飞行甲板边缘上,连接部分也可作为承力结构。这种设计在后世是标准的作法,而在当时则显得非常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九章:海空雏鹰 (第2/3页)

20公里、重3吨的飞机,拦阻索行程为45米。但在进行静力试验时,却不断发生拦阻索断裂的事故,使得该公司不得不对重庆钢铁集团的这个产品持有浓厚的怀疑态度。

重庆钢铁集团立即派出十余名技术人员来到现场,经过检验后发现,作为拦阻索的主要承力结构钢缆,其材质延展性不够,外面包裹的橡胶、麻混合制品倒没有什么问题。于是重庆钢铁集团立即用最新研制的高韧性钢材,拉成极细的钢丝,并多股缠绕,重新制作了钢缆,12月30日的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信心满满的绥定机械集团立即开始在绥定附近的河市机场建设了一个航母飞行甲板模型,并将6组拦阻索装置安置在甲板之下。第二年1月27日,一架经过改装的寇斯蒂轻型轰炸机,首次成功地降落在模拟甲板上,着陆钩顺利地勾住了拦阻索。www.44pq.com,拦阻索仅行程了40米便使飞机完全停止了下来。三天后,现场评估的总装备部下达了正式的定型通知书,并将这种拦阻索命名为“LZS-1”型。

与升降机和拦阻索的顺利研制相比,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就显得一波三折了。本来研究中心准备以“重庆”级舰上的水上飞机弹射器作原始参考依据,并在之上进行改进。但海军装备部则莫名其妙地要求重新设计,要求采用蒸汽弹射器。同时还提出,新的弹射器能够在30米的行程内将重3吨的飞机以125公里的速度弹射起飞。这让研究中心感到非常棘手,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而且蒸汽弹射器最重要的一环:用于密封弹射滑轨的软金属条在当时的冶金工业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办到的。

而当时已有的蒸汽弹射器,都是以耐高温的橡胶作为密封条的,因为使用不频繁、蒸汽压力及温度均不高,加上行程很短,所以没有产生多少不适。但现在的要求则显得有些超前,橡胶已经不能适用,必须要用软金属条。因此,研究中心只能在冶金工业上想办法,将研制任务下达给几大冶金企业,就开始坐等起来。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