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三十九章:装甲新力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这才是我想到要大力发展陆军装甲部队的初衷。可惜的是,除李长山曾隐约地向我表示出对苏联的担忧外,其他陆军高级将领还沉浸在当年大败苏联红军的光荣历史中。再加上斯大林对军队从高到低的大清洗,严重削弱了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这也使得陆军高级将领们自动地将苏联从一大威胁中排除了出去。在他们眼里看来,仅凭叶尼塞河东岸的永备工事群和那几个边防师的兵力,就足够将愚蠢和没有什么变通的苏联红军挡住。但我却知道一点,这个世界上没有突不破的防线。看来我得让李长山好好筹划一下,如何加强西伯利亚的防御纵深,并加强预备兵力,尤其是预备装甲兵力的建设。

本来,我想让德国在西边拖住苏联的,但希特勒这个靠****起家的混蛋,居然在执政后立即同斯大林眉来眼去,还真是个白眼儿狼!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虽然德国拥有中国这个资源大国作盟友,自身的资源获取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两国相隔毕竟太过遥远,再加上海路运输除了南海在中国控制之内,其余路段全部被德国的世仇英国人控制。也就是说,德国想要保证海上战略资源输入的畅通,就必须接受英国的许多要胁,甚至在政治上作出某些屈服。因此,战略资源输入多元化,也成了德国最现实的选择。那么,希特勒选择苏联也就成了必然。而苏联也会借助德国的科技力量来改造、发展自己的工业,两国之间的关系甚至已经快要与中国这样的盟友同一水平了。当然,这多少也与中国大量“收集”被德国迫害的犹太人而引起希特勒的私愤有关。

会议结束后,6月29日,由陆军与总参谋部共同向各大兵工集团下达了新型战车研制命令。命令要求由重庆兵工集团和武汉兵工集团各自联合一些重型机械企业进行竞标。但在6月30日,由新兴的东北工业基地和华北工业基地共同组成的北方工业集团向陆军提出了参与竞标的要求,陆军经过讨论后,于7月4日同意了北方工业集团的要求。三在兵工集团将统一由军备研究中心提供技术帮助,然后于年底前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如果通过,则要求在7个月内制出样车,然后进行对比试验,最终确定最后的胜利者。

重庆兵工集团不知是何原因,提交的设计方案中,设计代号为CT-33型坦克虽然拥有出色的越野性能和通过性能,但在防护性能和火力上却明显不足。这可能与其地处山城有关吧。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九章:装甲新力量 (第1/3页)

等大家笑过之后,我又接着说道:“刚才我们谈了两点,其实这两点也算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我们现在研制的装备要着眼于未来的战争。从目前来看,苏联和日本将会是我们在陆地上的主要敌人,因此,我们的装甲部队需要更快的发展。我们要在地面部队上的装甲力量方面,形成对这两个国家的绝对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余力去解决其它事情。因此,我认为,我们的装甲部队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坦克。”说到这里,李长山、胡玉和龙战天无不傻笑着连连点头。

我没好气地翻了他们一眼,继续说下去:“由于在这之前,情报部门向我报告了英国等国家正在研制诸如什么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其它欧美国家在搞什么轻型坦克、中型坦克,苏联还要加上诸如快速坦克和步兵支援坦克、火力支援坦克等等这类的坦克。所以我认为,西方国家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装甲部队发展概念。作为未来的地面战争的主要突击力量,需要大规模装备,型号越单一,我们的后勤压力也就越低。因此,我认为,我们只需要研制一种坦克,就叫做主战坦克吧。要尽是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还有提高通用性。当然,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域地理条件相差太大等因素,所以我们还可以研制一种专用于南方水网密布和山林地带使用的轻型坦克。”

我点燃一根烟,又看了看他们凝神静气地表情说道:“从世界各国的反坦克武器发展来看,我们这款主战坦克的防御能力必须放在首位。我个人认为,凭借我们丰富的钼、镍、钨等资源,加上武汉钢铁集团、重庆钢铁集团等钢铁企业长久以来不断研制非常实用的装甲钢板的技术能力来看。我希望新的坦克主装甲能够抵御500米外85毫米以下口径的反坦克炮的打击。在火力方面,我也希望能够拥有在1000米的交战距离上能够击穿100毫米厚装甲的能力。当然,这个指标在现阶段,可能是显得有些高不可攀,但未来的科技发展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我们一定要有更长远的目光,谋划在前,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进行预研。总之,三年内必须达到这个目标。在动力系统方面,我认为日本人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虽然他们的动力功率小得可怜,但他们用柴油机取代汽油机成为坦克或装甲车辆的主要动力装置,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演习。要知道,柴油机在战场上的安全性要高于汽油机,而且扭矩更大,更适合作为坦克、装甲车辆的动力。”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为了对付朝鲜日军的装甲车辆而需要加强中国地面部队装甲力量,但我却知道,在地面上的威胁,日本远不及苏联。苏联在30年时,就已经拥有包括T-26和BT坦克为主的13550余辆坦克。其数量之大,已居世界之冠。苏联一心想夺回叶尼塞河以东的地区,而要实现这一不大可能的“宏伟”战略目标,只有通过地面部队的进攻。而在26年的远东战争,让苏联完全意识到装甲部队在未来地面战争的重要性,因此,不遗余力地发展自己的装甲力量。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