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零三章:高加索方面军的遭遇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由于航程的限制,中国空军的战斗机群无法为深入到科斯塔奈以西的轰炸机护航,但却能够在以东的空域进行制空作战。而苏军高加索方面军的那个坦克集团军恰好位于中国空军最有效的打击范围之内。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这已经过去了宝贵的三天。在这三天里,北路突击群已经占领了巴甫洛达尔,并突入到阿尔泰边疆区腹地,离首府巴尔瑙尔不足五十公里。南路突击群则已经占领了科克舍套,并继续向北进攻,进逼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旦占领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意味着中国军队强大的装甲力量进入到伊希姆平原,更容易发挥装甲力量的机动优势。而且这里离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鄂木斯克只有不到二百公里的路程。凭借中国装甲部队的机动力,完全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冲到城下。

朱可夫感到了强大的危机。他立即下令高加索方面军兵分两路,一路动用高加索方面军唯一的一个坦克集团军配以两个步兵集团军对科克舍套发动强攻,以期能够夺回科克舍套。另一路则是该方面军剩余的四个步兵集团军和一个摩步集团军立即前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加强防守。同时,他还下令让西伯利亚仅剩的一个坦克集团军立即前往鄂木斯克,并把自己的司令部也迁往该地。而在叶卡捷琳堡和秋明一带的乌拉尔方面军则迅速分散,沿铁路加强每个车站的防守力量,保护安全,以免再一次中国空降兵全程夺占各车站从而控制住整条铁路的情况出现。

7月15日从车里雅宾斯克和科斯塔奈出发的高加索坦克集群,沿着铁路浩浩荡荡地向科克舍套杀来。由于运输力量的欠缺,加上苏军庞大的人员数量,使苏军不得不让坦克等战斗车辆沿公路前进,而铁路则运载步兵及弹药。但没有前方苏军作战经验的高加索方面军领导人,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让所有部队在白天进发。从车里雅宾斯克沿铁路延伸,一路上的科尔基诺、特罗伊茨克这两个大型车站,佩什科夫卡、费奥多罗夫卡这两个小型车站以及坦克集团军的出发地科斯塔奈均同时遭到了中国轰炸机群的猛烈轰炸。

没有任何防范的苏军步兵集团军遭受了惨重损失。几个车站内聚集的大量人员和物资被从天而降的炸弹炸得七零八落。车站内堆集的大量弹药被引爆,几乎横扫了整个车站;刚刚运到前线的空炸航空炸弹更是显示了对人员杀伤方面的无穷威力,这种只有10公斤重的小炸弹,每架飞机都能投下至少150枚,在离地面5米高度爆炸后,产生无数的高速迸射的钢珠,穿透了一个又一个苏军士兵的躯体。仅五百架轰炸机群的这一次轰炸,便让呆在这几个车站内的近十万苏军士兵伤亡殆尽。

从车里雅宾斯克机场紧急起飞的上百架战斗机,因为其性能落后,飞行速度甚至赶不上中国的轰炸机。而且反应迟钝的苏联空军飞行员只能望着越来越远的中国轰炸机群无能为力。好在还赶上了中国空军的第二波轰炸机群的到来,www.44pq.com,而且还击落了十余架。赶不上轰炸机飞行速度的苏军战斗机只好卡在轰炸机群的轰炸航路上,使轰炸机群无法对地面目标投弹。当然,中国空军也损失了十余架轰炸机,不过这对于其所取得的战果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百零三章:高加索方面军的遭遇 (第2/3页)

路突击群的任务则是切断整个乌拉尔以东的苏军同欧洲部分的联系,完成这个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包围圈。

朱可夫根据华西列夫斯基的推断,将西伯利亚方面军重新安排,分出6个集团军紧急赶往新西伯利亚,余部立即向巴拉巴草原集结。远东方面军的部署不作调整,但秋明方面军则放弃已成鸡肋的进攻泰谢特的行动,快速撤回叶尼塞河以西,并沿河岸构筑坚固的工事,以便抵挡逐渐加强兵力尤其是装甲兵力的中国西北战区部队。另外,为策万全,朱可夫还下令将高加索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调往鄂木斯克,以守住这个最重要的战略据点。

虽然朱可夫将此次各方面军的作战部署的详细情况及原因向斯大林作了细致的汇报,但仍未让其满意。眼看着苏军已经突破了中国军队在叶尼塞河的防御,并继续向纵深插进。完全沉浸在收复其“故土”,成就绝世英名的幻想中的斯大林,根本不能接受未经中国军队的反击,就放弃已经夺取的叶尼塞河以东地区的作法。他措辞强硬地要求朱可夫按照既定作战计划进行作战,对于中国军队在其南线的突击作战,斯大林认为仅凭加强的乌拉尔方面军就能够解决。

再三抗争的朱可夫拗不过斯大林的强硬,只好发动几大方面军的高层联名向斯大林施加压力。但这几大方面军的高层也并不完全与朱可夫一条心,只有身处前线经过切身感受,明白中国军队强大战斗力及闻所未闻的作战思想的那些将领才支持朱可夫的做法。有些势均力敌的双方居然僵持了三天,才在苏联内务部部长兼部长会议副主席贝利亚的协调下各退了一步。朱可夫接受斯大林的条件,将秋明方面军继续放在东线,对中国军队发动持续进攻,而其它方面军的部署则按朱可夫的计划重新进行。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