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新加坡1995

〖重归新加坡1995〗

第383章 满眼辛酸泪的IDG与荷兰阿斯麦有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李董,我听麦戈文董事长说,最近您也打算开始投资国内的项目了。那您接下来如何打算解决我刚才提到的这些法律障碍呢?”熊晓鸽问道。

李晓凡笑道:“我的模式可能与你们IDG有所不同,你们是先把境外资本弄进来再找项目。我恰好相反,我是先看好项目,再把境外资金引进来。而且我目前打算投资的都是国家鼓励类的高科技产业项目,所以法律层面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是我这样个体户的好处,比较灵活,决策快……”

熊晓鸽闻言后大笑起来:“哈哈,李董,您别谦虚了。像你这样身价超过2亿美元,自己一手创建的项目即将在纳斯纳克上市的大老板还叫个体户,让我们这些打工者情何以堪哈!”

闲聊了许久后,李晓凡站起来向熊晓鸽道别:

“熊总,今天很高兴与您愉快交谈,让我学习到很多新知识。现在你们IDG公司通过投资我的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已经让我们两家公司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后我们有空多多联系,互通有无!”

“李董,您千万别客气,下次有好的项目,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

这次李晓凡这么好的一个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被摩根斯坦利公司直接介绍给了美国IDG总部直投,让熊晓鸽有点郁闷。

在分工上,麦戈文让他负责整个IDG亚太区业务。但是他的重心一直在中国大陆,所以这回他错过一个即将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项目,让迫切希望在亚太区做出一番事业来的熊晓鸽多少感觉有点遗憾。

离开华亭宾馆后,在回去老洋房的路上,李晓凡接到了王丹蓉从新加坡打来的国际长途。

“李董,向您汇报一下,刚刚我收到了荷兰阿斯麦ASML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想确认我们公司是否参加下周在他们公司总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股东大会?”

李晓凡通篇读完后,发现除了一产农业与二产制造业外,对外商鼓励投资的服务业目录里的只有可怜的三项:

1国际经济、科技、环保信息咨询

2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售后服务

3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的建设与企业孵化

像内外贸、旅游、房地产及服务业都是属于限制类产业,不允许外商独资的。

第383章 满眼辛酸泪的IDG与荷兰阿斯麦有约 (第3/3页)

实话,由于刚才提到的种种原因,还有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的合资基金投资成绩并不太好,清算下来,平均年收益可能仅有10%。所以我们第一支合资基金的3年合同期到了以后,我们就计划清算解散了……”

被熊晓鸽这么一吐槽,李晓凡开始庆幸自己的模式了。

当下国内对国外进来的资本进来实行严格管控,但是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等实体产业。

李晓凡之前让老同学吴秀丽送了一本当下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给他。

阅读重归新加坡1995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