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知否混日子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六国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写到这里,盛长槐笔头一转。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然也。六国亡于贿秦,则不然。”

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我也认同,但是,六国的灭亡仅仅是因为贿秦,其实并不是。

在后面,盛长槐的观点是,贿秦,其实是一种手段,争取战略喘息的一种方式,六国和秦打到最后,六国皆亡于秦,并非仅仅是因为贿秦,而是因为贿秦之后的举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合纵连横,皆是利益。”

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往。六国合纵,秦之连横,其实都是利益驱使。

接下来,盛长槐分析了屡次合纵连横之利弊,看似说六国,其实是借古喻今,分析了当前大宋于邻国之间的关系,去岁三方皆乱,南疆暂且不提,而西夏和北辽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一起挑起边衅,其中便是纵横之术,而大宋增加岁币,看似贿辽,其实是离间夏辽之盟。

盛长槐甚至还举了当年张仪欺骗楚怀王的例子,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年末,张仪出使楚国,欺骗楚怀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盛长槐只能放弃之前的想法,但是,《六国论有名的可不止是三苏,多了一千多年见识的盛长槐,自然有他的破解之道,沉思了半晌,提笔写到。

“夫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这是清代李桢编写的《六国论,是三苏《六国论之后流传最广的一篇,盛长槐使用了他的开头来破题,意思是

本朝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 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六国论 (第1/3页)

“既然这样,在按照刚才的思路写文,即便是中举,也会被官家记在小本本上。”

盛长槐很明白今年恩科的本质,除了新帝登加恩读书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给官家选取忠实的支持者, 现在的朝中多是老臣,虽然最大的派系头子韩大相公已经效忠于官家,但官家信任的只有韩大相公数人,而韩大相公自从突然投靠官家之后,他这一派的凝聚力大不如前,比如海家, 还有韩驸马等人, 实际上已经和韩大相公分道扬镳了, 在经过韩大相公支持的官家进行的骚操作之后,实际上原本占据朝局绝大部分的韩相一党,已经分崩离析,韩大相公的掌控力大不如前,急需新鲜血液进行补充。

新科进士新入官场,肯定要拜码头,,也有什么码头比当今大相公韩章这个靠山更大了,现任主考官可是忠实的韩大相公一党,盛长槐不相信韩章韩大相公不知道考题。

有韩章的旁敲侧击,官家以科举考题试探举子的政治倾向,这样的举动自然不言而喻,在新帝刚刚登基,又是经过宫变匆匆登基, 对朝中官员是否能和他一条心, 比前几任皇帝更为上心,如果盛长槐按照之前的设想,和苏洵《六国论保持一个观点,就真是踏进了一个大坑里面。

阅读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