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第四百六十二章 习惯性的做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见到李子元不同意与军分区取得联系,何三亮也没有在说什么。李子元的顾虑,他虽说有些不以为然。日军的确会进行电台监听,可重点未必会放在一支团级部队上。偶尔出现的电台信号,日军未必重视。

但是军事行动上,要尽可能的做到保密这一点,何三亮还是很清楚的。偶然‘性’的确会出现,但还是要尽可能的避免将偶然‘性’变成必然‘性’的道理,他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李子元拒绝了自己的提议,何三亮也就没有在坚持。

李子元不仅没有与军分区取得联系,而且在临转移的时候,整个行动路线也是保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迫击炮那玩意打野战工事还行,可要面对那些永备、半永备工事群,威力还是差了很多。不带上这‘门’山炮,一旦需要攻坚作战,得用多少人去填才能炸掉一个碉堡?所以,该带的还是只能带着的。

在转移的时候,又要随时面临战斗。即便是减了大部分的非必须携带多的物资,可还是影响部队的灵活‘性’。但是这些东西,又是上级最急需的。何三亮认为还是想办法,让上级在长治境内接应一下为好。

何三亮的这个建议,李子元想了想却是最终没有同意。他曾经听过军区通讯参谋说起过,日军电台的监听能力很强。眼下日军正在对整个潞东进行扫‘荡’,壶关境内眼下也是风声鹤唳。日军肯定会调动电台,对这一带进行重点监听。

这个时候,电台能不开机还是尽量不开机的好。一旦被日军锁定电台活动的大致位置,恐怕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转移,周边的日伪军就会扑过来。而如果密码被日军破译,那么转移就成了送死了。

自己可就这么一套密码,并没有其他的备用密码,谁知道日军会不会已经破译出来?这次转移风险很大,自己能做的只有将所有的会引发重大危险的因素,尽可能的排除掉。一切以部队安全转移为出发点,至于其他的暂时放在一边。

第四百六十二章 习惯性的做法 (第1/3页)

但尽管埋藏了大部分缴获的重武器,给部队只保留了不影响机动能力的火力配置。以及改变了原有的计划,将多余的弹‘药’也一并留下。除了给重机枪准备的备用弹‘药’之外,大部分的多余弹‘药’也都埋了起来,部队基本上做到了尽可能的轻装。

可即便这样,需要携带,也是分区最急需的军装、‘药’品,还有相当的数量。尤其是那些军装,还有几‘门’小炮、迫击炮和山炮以及弹‘药’,占据了几乎所有哦数量有限的驮马。就连重机枪,都只能由战士扛着行军。

同时李子元的编制还是有些大,他一个两个营制的步兵团,现在居然装备了十多‘挺’的重机枪,还有迫击炮、山炮、小炮,这个火力配置都快赶上简编师了。即便李子元已经尽可能的不影响部队机动能力,可这个编制在缺乏足够的驮马情况之下还是有些庞大了。

克虏伯山炮的重量虽说很轻,但四百多公斤的重量,对于李子元的部队来说,还是有些笨重。尤其是在山地作战的情况之下,这个分量绝对不轻的。可李子元又不能不带上一‘门’,谁能保证他不需要打攻坚战?

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