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第四百六十二章 习惯性的做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结果被俘的这近二百多伪军士兵,只有十七八个读过书,坚决跟着走之外,其余的人都还是要给留下来了。为了避免这些人跟踪自己,以及提前跑出去为日军报信。李子元在转移之前,将这些人统统的捆起来。

反正眼下天气已经越来越热,这些人捆起来最多也就喂喂蚊子。而且周边也不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人来将他们放开的。见到李子元又来这一套,马永成也只能是苦笑连连。

这个家伙每次临转移的时候都会来这一手,这多少有些违背八路军不许虐待俘虏的纪律。不过也知道形势紧急的马永成,在这件事情上倒也没有与李子元计较。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以宗族为骨干组成的伪军,为了所谓的宗族观念,抱团能力甚至还超过一些向心力很强的杂牌军。所谓宗族的利益,在他们的眼里面比什么都重要。至于什么国家,除了部分读过书的人来说,对于他们来说远没有宗族重要。家法远大于国法,祠堂比首都都重要。

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族长,本身就是一地的地头蛇或是所谓的士绅和大户,有着强大的势力。无论城头上怎么变化大王旗,这些人都能屹立不倒。他们利用血亲、结姻,相互编制出一张密密麻麻,很难打破的关系网,在对外的时候相当的团结一致。

其内部的团结‘性’,远远的超过一般的军队。尤其是这支伪军,还来自豫北战‘乱’频发,民风强悍的地方。他们以宗族和血缘为纽带,将一支部队上下紧紧的收拢在一起。这些人眼中什么国家、民族都没有,有的只有一个祖宗传下来的血缘。

几十年后的人,并不理解这种宗族观念,远大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更没有接触过,这种地方宗族势力有多强大。这种情况,直到建国后通过土改以及历次政治运动,才最终的彻底打破。可在眼下,这种情况还是短时间无法彻底改变的。

这样的士兵通常都是很难动员的,即便勉强动员过来,当逃兵的几率也是很大的。有那个时间‘浪’费在他们身上,还不如将这些‘精’力放在那些前战俘身上。现在让这些前战俘,彻底的融入到自己部队,远比动员这些俘虏要强的多。

第四百六十二章 习惯性的做法 (第2/3页)

到了最后。直到部队临出发,各个营连干部才知道部队的转移方向。至于战士以及跟随部队行动的地方干部,李子元还是选择了保密到底。

对于那些被俘的伪军,马永成想要动员他们参加八路军的举动,却被李子元给拦下来了。这些伪军不是那些或是为了有可以养家的军饷,或是被日军拉夫的伪警备队。也不是像是汪伪第二方面军那样,由重庆方面投敌的部队。

这些伪军是原来的土著民团,投敌之后改编的。而这些民团相当一部分,都是当地的豪强利用宗族为纽带组建的。这些人之中其中地域观念以及宗族观念都远远超过,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早在抓到这些前土顽的时候,李子元就曾经审讯过他们。发现所有的军官,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氏。也就说基本上所有的军官,都来自一个家族。就连士兵,也大部分都是一个宗族的子弟。

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