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大明嫡子〗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朱允熥的陶渊明时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筷子在碗里挑了一下,竟然还有两只被煎的金黄的鸡蛋。

此等吃食,最是养胃。

在此寒冬,也最是暖身。

两人便如此安静的吃着面。

不多时,又有一些人从外面端着碗筷走了进来。

恶狠狠的咀嚼了好几下,用他那张血盆大嘴将嘴里的食物通通碾碎成渣渣后,便低下头混着面汤吃进肚子里。

等着一套流程做完,常继祖才把双手在身上胡乱的擦着,看向朱允熥:“讲武堂里的人这两天都没心思上课了。”

朱允熥双手兜在一起:“你大早上就吃这些,不怕到时候出问题?”

常继祖又道:“虽然魏国公下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坐在已经吃完面开始喝汤的朱允熥身边。将碗筷放下,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皮包,从皮包里取出一只鼓鼓囊囊的油纸包。

打开之后,是正冒着热气的烤羊排烤牛肉和炸鸡腿。

赫然不下三四斤。

然后又见他从兜里掏出一把早就剥好的蒜,拍在桌子上。

常继祖先是挑了一颗蒜塞进嘴里,咀嚼了几下后,这才抓着一根烤的流油的羊排塞进嘴里。

讲武堂和橄榄球场倒是被保留了下来,围着两处建筑群一圈,如今也已经移植了数量众多的树木,将这一片范围包裹起来。

应天杯橄榄球赛早就已经固定化了,为了方便球(赌)迷(徒)入场看球,还特意隔开了一条通道连接到西城工地外面。

而对讲武堂,则是没有做更多的安排和处理。

讲武堂虽然是学堂,但上上下下都是军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先是冲着朱允熥和张二工行礼,然后才会走到里面的桌子上开始吃饭。

这些都是在西城工地上干活的匠官。

然而。

不多时,棚屋里开始出现穿着袍子或是军装的人,同样是从对面的伙房里端着碗筷出来,走进这边的棚屋里。

常继祖端了一碗鸡汤肉丝米面进了棚屋,只是面少汤多。

恐怕还得有点忙活。

谁又能想到,大明朝第一个以匠籍走上官场,一直走到工部尚书位子上的张二工,在被革了尚书之位后,就跑到了这西城大工地上。

朱允熥想了想,开始低下头吃面。

庐州府的米面,庐州府的老母鸡。

鸡汤煮面,配上几根青菜,就是人间美味。

今天朱允熥一如既往的,早早的就到了西城工地上,站在其中一处入口后的棚屋门口。

在工地上,已经有应天府被雇佣就居住在西城工地上的百姓,开始端着碗吃着工地上提供的早饭。

出入口,已经有些装满材料的马车排队入场。

新晋的太子少傅张二工,穿着一件厚实且沾满泥浆的袄子,手上端着两只冒烟的大海碗,就从不远处的伙房走了过来。

“殿下,刚煮好的庐州府鸡汤米面,今早上林苑监送来了暖棚青菜,也一并下锅了。”

每日,朱允熥都是早早的出门,去往西城区域,一直到很晚才会回来。

西城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巨大的工地。

除了当初因为货运,而在西城金川门附近聚居的夷商夷人区域没有动。

整个应天西城到中城附近,都被围了起来。

原本安置在西城地界上的几座京军大营已经被挪到了城外。这些负责戍卫京师的兵马,如果真的让敌人打到应天城下,那么他们在城内还是外城,结果都一样。

说着话,张二工就将一只装满鸡汤米面的大海碗,放在了朱允熥身边的桌子上。

棚屋里点着煤炉,在这个时候暖洋洋的让人感受不到寒冷。

朱允熥也不见外,只是看了一眼头发有些凌乱的张二工,搓着双手贴在大海碗上:“你有几天没回家就住在工地上了?”

张二工唆了一口面,又喝了一口鸡汤,这才嘿嘿笑着开口:“赶工期,可不敢回。等这两天忙了前期工序,就可以回家歇几天了。”

朱允熥瞧了门外一眼。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朱允熥的陶渊明时间 (第2/3页)

的风开始变了。

人心浮动。

太孙府前,也显得冷清了起来。

只是朝堂之上如何变化,太孙府都显得异常平静。

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