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07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汝为晋王,当不同也。”

有何不同!若非站不起来赵光义简直想要对着兄长咆哮,不过这些只能存在于想象。

最终从嘴边说出来的话带着一股讨饶的意味:

“官家若不欲毙臣于此,敢请太医止痛。”

赵匡胤分外不耐烦了起来,叱道:

“汝善工笔,将殿内此景据实而作。”

小黄门抖着手哭丧着脸领命,随后在其他黄门神色各异的眼神中,以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姿态埋头作画。

赵普猜到了这幅画的作用,不过脑袋里则是已经在思索如何让这光幕襄助好复燕云了。

不知诸葛武侯与唐太宗早观光幕,从那后世有何所得?

(本章完)

“若图燕云,岂能无卿相助?”

随后赵匡胤起身,将这位老臣的头发重新理了一下,然后将那冠帽重新戴了回去。

赵普不说话,只是再次长揖而下,随后默默站在了赵匡胤身后,隐隐将殿门堵了个干净。

眼看着脸色通红但垂眼不敢对视的弟弟,赵匡胤心中反也叹息了一声。

随后想到了此前种种,迟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指了一个黄门:

整个画面非常不雅,但也没人会自触霉头去找官家的晦气,因此就当看不见。

赵匡义忍着痛反驳道:

“疯或为装疯,反亦或为府中女眷欲反。”

从赵匡义角度来看,赵元佐是真疯还是假疯他拿捏不准,但这赵元僖之事他反倒能大概猜出来。

毕竟想想戾太子谋反的详细情况,再想想那张氏是因僭越被绞,赵匡义从中很容易就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些许疼痛,忍耐便是。”

“若不愿忍痛,俺借官家一段麻绳,借着这矮凳汝在此挑一宜心之所便是,必无人拦也。”

赵光义于是脸涨得通红,但最终也还是没敢硬气起来去讨那根麻绳。

叱完了弟弟,赵匡胤转向赵普重新和颜悦色起来:

“则平若是信我,便请收回成言。“

“臣普有愧于官家也,固请辞。”

眼看着这个老臣已经斑白的头发,赵匡胤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叹息道:

“则平何故如此?”

“此一时彼一也,吾以未出之罪责你,安能服众也?”

不过眼见着旁边的弟弟满脸希冀抬起了头,赵匡胤也直接将其希望掐灭:

毕竟想也知道,从这赵元僖死时年龄来看,必有正妻。

有正妻的情况下,妾跋扈,且通过赵元僖将父母坟墓修的逾制,说不得这个狂妾便是以武则天为前鉴欲复图之,只不过后面或出了差错才导致赵元僖饮了毒药。

这当中的可能性实在太多,赵匡义不愿去猜测。

赵匡胤笑得前仰后合:

“若为装疯,则是父子离心。”

也是因此,魏羽举刘据的例子就相当耐人寻味,几乎可以确定赵元僖之死至少是牵涉到了一些谋反的可能,只不过这个谋反赵元僖可能只是被利用的,而有谋反嫌疑的兴许就是被宠爱的张氏。

宋朝对此事的记载非常少,因此算是又一桩悬而未决的案子。

也是因此,最终的太子成了赵二的三子赵元侃,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一疯一反,不错。”

赵匡胤躺在自己的椅子上,将两脚跷在赵光义此前的凳子上当做脚凳,赵匡义就那么捂着腿仰着脸坐在地上。

“若为从反,则是审察失明。”

“汝不只是个好弟弟,竟还是个好父亲,为兄今日方知也。”

赵匡义默然,无言以对。

略微缓解了赵匡义尴尬的是赵普。

就在这尴尬的气氛中,赵普解冠散发,捧着冠帽长揖不起:

第407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3/3页)

,李焘同样在自己作品当中蜻蜓点水一般记了一件事。

赵光义因为赵元僖之死大怒,将府中的官吏皆抓来拷问,左谏议大夫魏羽劝谏:

“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以其罪当笞耳。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

古人举例子劝谏时往往都会异常小心,更别说面对皇帝了。

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