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328 乾隆:江西的乡试中额可增,团练绝不可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也有记录说她是满人,姓钮祜禄氏。

内务府再混账,也不至于把钮祜禄笔误抄写成钱氏。

再参考清史档案中,对于弘历的诞生地一改再改,甚至道光帝亲自下令,统一说法为“高宗诞于雍亲王府”。

不难推测出一个结论:

乾隆的生母很可能是个地位低微的汉女,为尊者讳,故而一再涂抹历史。

斯当东沉默,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副使阁下,你有没有发现,沿途几乎看不见树木?”

……

马嘎尔尼一愣,好像是这么回事,于是皱眉问道: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个帝国缺乏足够的化石燃料,所以百姓们把一切能够作为燃料的树木全部砍光了。从空气质量来看,这里的百姓应该很少用煤。”

冷静下来的马嘎尔尼,

干脆把轿帘固定到一侧,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沿途所见所闻。

他很快发现了第二个问题。

沿途几乎看不到百姓。无论是过路人,还是看热闹的。

“大清国的百姓似乎不欢迎我们?假如在伦敦,应该会有很多绅士沿途围观盛况,毕竟这是两个伟大的帝国首次正式官方接触。”

斯当东笑的很诡异:

“副使阁下,待会休憩的时候,我和洪任辉调换一下吧。我想,或许只有他能回答你的疑问。”

【本书5000均订了。以兼职萌新作者拉胯的更新速度能够达到这样成绩不容易了。感谢各位打赏评论的书友,以及更多的默默看书的书友。】

(本章完)

从津门府到京城,这小三百里路线提前规划过了。直隶总督带着御前侍卫,来回溜溜的跑了2趟,确保没有问题。

马嘎尔尼和斯当东坐在一顶8人抬的绿呢大轿内,颇感新奇。

他不时掀开轿帘,张望周围。

“想必击败准噶尔汗国的就是这些彩甲骑兵组成的强大骑兵军团,法兰克的月匈甲骑兵或许可以与其一敌。”

“我对于那座紫禁城充满了期待。”

先和和珅汇报了一下,然后得到了乾隆的允许。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四月初八,

在京城骁骑营2000骑兵,护军营500骑兵,虎枪营500步兵、仪仗500人、夫役1000人的护送下,撒克逊使团30人分别乘坐轿子开始了他们奇幻的进京之旅。

沿途,和珅早已布置完毕。

确保其看到的都是乾隆盛世,绝对不会栽面儿。

有御史当场慷慨激昂,表示朝廷如此厚待赣人,江西一定会成为抵御吴匪的桥头堡。

花花轿子众人抬。

一时间殿内充斥着各路吹捧,分析。

最终,

由翰林院掌院学士,纪昀总结了朝廷有十必胜,伪吴有十必败。

毕竟,八旗姑奶奶是出了名的寿不长。

……

度过了近1个月高级囚徒生活的马嘎尔尼以及随员,终于耐不住性子了。

他强烈要求,尽快进京!

见他的态度如此坚决,理藩院尚书也不敢再等。

当然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看破不说破。即使是亲生儿子弘历,都未必是真悲伤,何况是臣子们呢。

太后他老人家活了86岁,已经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而最为蹊跷的是,身为皇帝的母亲,居然姓氏都模糊不清。

有清宫档案记录她是个汉人,姓钱。

散朝后,

乾隆头一次觉得京城的春日也如此美好。

正琢磨着去圆明园巡游时,一名小太监踉跄的奔跑过来,哽咽着说道:

“太后驾鹤西去了~”

……

读书真的高人一等吗?当然不是。

不是“读书高”,而是“做官”高。

而能够走读书道路,脱颖而出,成功入仕的书生,必定是官绅家子弟占比最大。贫寒士子想在科举弯道超车是很难的,除非是真正的天纵之才。

参考花旗国的教育体系就明白了。

所以,清廷给江西增加乡试中额,就是给乡绅们发放专属福利。

朝廷以孝道治天下。

太后走了,自然是全民大事。

京城的白布全部脱销,戏园子茶楼纷纷暂时歇业,配合这肃穆的气氛。

一连半个月,

京城各大衙署都没办什么正经事,全沉浸在悲痛当中。

328 乾隆:江西的乡试中额可增,团练绝不可开 (第3/3页)

一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捐输银子、组织民夫、配合官兵。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家族或多或少都能增加一两个红缨帽。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阅读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