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大秦帝国

〖秦时明月之大秦帝国〗

第二十二章 军功爵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到了西周春秋,国人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虽然并不是主流力量,但一旦爆发,却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变一地政局。

所以周厉王时,实行山林专利,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于是激起民愤,一次国人暴动,居然能把天子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许始皇活着,靠着平六国的威信还能压住秦人的愤怨,而始皇倒下,扶苏也好,胡亥也罢,都没有镇压秦人的能耐,秦国自然完蛋。

这也是项羽,刘邦等人进入关中,秦人根本没有组织的重要原因,自己为国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国家却没有兑现诺言,反而让他们陷入繁重的劳役之中,甚至被逼变成资不抵债的刑徒。

是人都不干好吧?没有造反都是看在了秦国先辈的面子上了。福利这种东西一向只能增不能减的……

这种做法其实和春秋时期,国人,野人,奴隶三级制度很相似。在灭商之后,周朝的统治者在总结商亡的教训后,发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感慨。

民,不包括野人隶臣,而仅仅是“国人”,也就是邦国的高级公民,他们有氏族,有私产,有武备,是城邦的中坚,也是预备役。

第二十二章 军功爵 (第2/3页)

约诞生了多少爵位呢,高等级的不计算在内,只算低等级的,大约有一百万,这一百万人在二十等爵位之中基本都是三四五级爵位,也就是每人三四五百亩,取个均值,大概需要个四亿亩。

而秦朝到西汉年间整个中原大约有八百万顷的耕地,折合八亿亩,其中一半都需要发给统一六国的士卒,那始皇帝的天下还要不要?自然始皇只能将很多士卒贬为隐官。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秦国彻底没兵的原因,至于所谓的长城戍卒,赵佗带走的平百越的秦兵,这都是扯淡,军功爵位制度下,秦国只要是男人就是士卒。

没兵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始皇自己没有兑现秦法对于秦人的承诺,从某种角度讲,始皇算是将商鞅竖立起来的政府信誉败掉了。再加上始皇帝出巡途中大赐爵位更是进一步败坏了信誉,甚至可以说法度的权威性。

阅读秦时明月之大秦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