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铁血新华

〖1906铁血新华〗

第39章 学习与选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这些在初试中表现突出的十三名射手在十天训练周期的最后五天时间里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考核与培训。

在进一步补充性的训练与考核当中,每人三十发的训练机会测下一部分人稳定在原来的水平下,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表现的越来突出。张泽华从中优选了七名百里挑一最为突出的孩子做为营部射手、而另外六名孩子则分配给新建立的三个新建的“合成连队”,每连队两名精确射手。这也是当年日本军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的一种原则:一般日军的训练标准则没那么高,也根本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训练。但少数精确射手必须有足够的投入,这也是很多抗战老兵回忆日军的枪法突出的原因之一。

每一个被选上的射手也都十分兴奋,连日连训练和学习带来的压力也似乎一时间不见了。张泽华的一些暗示,则更让这些被选出来的人觉得幸运:“除了炮兵,你们是步枪兵的中坚。为了更好的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些天来我也让工匠们准备了一些特殊的装备,你们来看看吧!”

第39章 学习与选训 (第3/3页)

有些大出乎张泽华意料的。

七百余名参加射击测试的人、每人累计五轮共十五发子弹的射击机会,竟然只有不到一成有上靶的机会,十三个人在后三轮当中每一轮都至少有三中一的成绩。也就是说接近九成的人在这么严苛的挑战之下十五次开火一次蒙中的机会都没有。而除了后三轮每次都能上靶的那十三个人,其他人的成绩因为概率的因素也会多少有些误差。

枪支本身的性能再加上考核的要求,直接让难度比一百米固定靶高出一个数量级还不止。

即便是如此,张泽华也很欣慰了。十三名在初射中表现最为优异的射手能在这么高难度的测试中保证后三轮至少每轮都有子弹命中目标,不仅仅是对射击要领领悟透彻、还必然会有合格的心理素质与对弹道的理解力才行。因为老式的黑火药线膛枪不仅发射特征大,而且在六十步以外射击一些目标的时候就有弹道下滑的现象,标尺调节到位后依然很考验人品。

阅读1906铁血新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