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种子三国

〖魏延的种子三国〗

第374章 【中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魏延在闲暇时候在中央大学堂师范学院登台传授《格物》,台下座无虚席,旁听者把教室内外挤得水泄不通,因为魏延的讲述深入浅出,用东汉末年的语言讲述一个个非常简单而又不被东汉人发现的世界奥秘,让他们大开眼界。

那些师范学院学员们学好了,便传授给中学堂的学员们。

《历史》、《地理》已经用不着编纂,魏延也懒得像后世某些历史学家那样歪曲历史故意淡化异族对华夏的荼毒,便定下《史记》、《水经注》为《历史》、《地理》的通读教材,当然,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后面的历史则以《汉书》为参考书籍。等到时机成熟,魏延才会专门编纂历史和地理教材。

班固之后未写的历史,魏延则属意让蔡邕的关门弟子王粲主修国史,一直写到王粲逝世为止,在王粲编纂国史的过程中,魏延没有做任何干扰,他不学李世民,更不学后世的某些人,动不动就篡改历史,把历史当成任由权力打扮的婊子。

魏延因历史而生,所以在尊重历史这一点儿,任何帝王都比不上他,即便王粲笔下把他曾经满手的血腥罪恶写得入木三分,魏延也只是一笑置之。

魏延又联合司马徽、胡昭等人,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典籍和《道德经》、《庄子》、《墨子》、《孙子》、《魏氏春秋》等诸子百家典籍里选择更复杂一些的章节,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成三本书,供给中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马场里拨给中学堂的马匹比拨给小学堂的多出一倍,基本上每五个孩子能轮到一匹马,他们可以轮番骑乘,锻炼马术,在中学堂里已经开始教授马球课程,每周都有赛马、马球比赛。

中学堂的学员同样也编入童子军,辅助地方郡县乡兵做好警戒,在战争状况稳定的情况下,中学堂的部分射箭高手还会登上城楼,在郡县乡兵的保护下,向来犯的敌军射箭。魏延一直坚信,学到的东西如果不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战斗力,就白学了,纯粹浪费时间。

因为这个时代的字体都是繁体,很多字有超多笔画,很难记忆,所以到了中学堂还是有识字课和书法课程,书法写得好的中学堂学生们都有机会参与到魏军的布告宣传队伍,再后来,魏延会渐渐推广简体字。

中学堂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均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等复杂的数艺,并且利用所学的算术参与到具体的劳动生产上来,为他们各自的家庭算账,去辅助乡镇、亭堡的税吏。

此外,魏延根据后世的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本,再参考现在的《墨子》、《吕氏春秋》等著作,绞尽脑汁,编纂出一本《格物》供中学生们学习,《格物》里面的内容大多数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只不过改头换面,全部由魏延口述出来,像什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在这个时代,也是魏延发现的。

第374章 【中学】 (第2/3页)

包括司马徽、胡昭一起编纂的。

中学堂所学的礼,便是整本《礼记》,里面有些荒谬不合时宜的都被魏延大刀阔斧地删减了,尤其是诸多学者如董仲舒等人对礼记的注解,简直是糟粕之至。当然更重要的是练习礼仪,有些不适合这个时代的礼仪也被魏延删去,添加了握手礼、拥抱礼、亲吻礼、军礼等新式礼仪。

中学堂所学的乐,在小学堂的基础上,更富有实践意义,有这些学生组成的乐团、舞团、唱诗团,已经成了中学堂所在的乡镇、县城等地方上每次庆典的主要表演团队,而且不像后世那些可怜的孩子站在寒风中冒着大雨去给那些有人撑伞的混蛋们免费表演,他们都是有报酬的,全部由这些乐团、舞团、唱诗团留作运营经费,魏延要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要学会独立、学会经营。

中学堂所学的射箭,有实践意义,每个月他们都有射箭比赛,都有打猎比赛。

阅读魏延的种子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