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种子三国

〖魏延的种子三国〗

第374章 【中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等到他们意识到魏延的强大,意识到中央大学堂学生乃是魏延门生之后,中央大学堂已经对这些世家子弟关闭进入的通道,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世家子弟应该入太学,中央大学堂是贫贱子弟的,世家子弟入了大学堂会辱没他们的身份。”

当然,才能优秀、品德高洁、与众不同的世家子弟,魏延还是会给他们打开方便之门的,当然这样的世家子弟是凤毛麟角了,且多跟家主的品行教育有关。

在搞中央大学堂的同时,魏延不想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弹,便安排了一些自己能够接受、才能品德都比较突出的做了县令、乡令,某些世家子弟甚至做了郡太守和郡丞,比如河内脩武人张范。

张范的祖父张歆曾经担任过司徒,父亲张延曾经担任过太尉,颇有名望,太傅袁隗本想将其女嫁给张范,但张范坚辞不受。张范性格恬静乐道,不爱荣华、名利,不追求官职,喜欢帮助穷人,家无余财,内外的穷人、孤寡都十分敬重。魏延对这样的世家子弟是很敬仰的,便委任他为河东郡太守。

中央大学堂各个学院的学制均是三年,入学的学员不限制年龄,只要能够通过入学考试,不论是十岁的还是五十岁的都可以入学,当然录取的名额都有限定,因为正规军政系统能够提供给中央大学堂毕业生的职位是有限的。

大学堂的大部分学员,他们都是五岁入小学堂,十岁入中学堂,十三岁入大学堂,十六岁就学成,通过毕业考试以后,就可以安排基层岗位,开始做没有官阶的小吏,再过两年,到了十八岁就可以授予官职。

魏延觉得后世上的小学、中学、大学学制拉的那么长,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学生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学没用的东西。

魏延确保的是下面的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所学的东西都是能够用得到实处的,那些暂时用不到实处也是基础学科,不像某些国家的政权为了粉饰太平,让学生多学一些没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从政治学院毕业的,通常都可以去地方的亭里做亭长、亭丞,少数优秀一点儿可以去做乡丞,他们获得上升的空间比通过其他途径进来的文官更大,基本上三年就能获得一次擢升的机会,原因很简单,他们是魏延的学生。

从技术学院毕业的,通常都可以去工部任职,或者在魏军的总装备部任职。

从文艺学院毕业的,通常都可以去礼部任职,或者在魏军的文艺兵团任职。

女子学院毕业的,可以去将军府或日后的皇宫做女官,可以去魏军的文艺兵团任职,也可以去小学堂或中学堂做教师负责乐艺的教学,当然更多的女子学院学生都选择回家相夫教子,魏延对此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至于那些世家子弟,多仰仗家世,多是去许都的太学就学,或者前去追随郑玄、管宁等私学,不屑于进入中央大学堂。

第374章 【中学】 (第3/3页)

堂五年级到七年级作为最基本的课程,名字便称做《中学》,跟那个儒家典籍《大学》相区别开。

在中学堂毕业以后,又要经过一次残酷的淘汰考试,这次淘汰率更高,十比一,是因为中学堂之后,目前能够上的大学堂,只有一个中央大学堂,在中央大学堂课程学完以后,又通过毕业淘汰考试的都能有一个很光明的前景。

从中央大学堂师范学院毕业的就可以去做教师,教师通常兼任亭傅、乡傅、县傅,主管地方教化,很受人尊重,不比当其他官吏差,在待遇福利更有超过。

从军事学院毕业的,通常都可以去正规军做一个两长、副队长或队参,直接就是中武士以上的军衔,在同样功劳下,军事学院的学生获得提升的可能性更大,若是想留在地方,也可以去亭堡做亭尉或副乡尉,上升的空间比通过其他途径进入行伍的军官更大,因为他们是魏延的学生。

阅读魏延的种子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