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纠

〖无纠〗

第51章 天罗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他说着,向后招了一下手,当先进来的便是一身黑甲加身的公孙隰朋,还有手拿宝剑的召忽,两个人开路,引着后方的齐侯吴纠和东郭牙走进来。

众人一见,郑伯和傅瑕都是怔愣,看了走进来的齐侯,又看了坐在席上的“齐侯”,可以说,除了气质,样貌几乎一模一样,而且都在脸颊上有一道伤疤,还都是右脸。

郑伯连忙说:“这到底怎么回事,谁才是真的齐公?”

假齐侯连忙说:“我是!我是!当然是我!他是假的!”

他态度嘶声力竭的,一看就让人皱眉,寺人也一脑门都是汗,连声说:“来人啊,大司行,快将冒充国君的贼子拿下!还站着发什么呆!?”

勿忘在莒这四个字,是齐侯要自己,不要忘记自己逃难的耻辱,还有当年做公子的不容易,引以为戒,督促自身。

那假齐侯看齐侯写完了,还想要模仿,结果就听齐侯冷冷一笑,随即将匕/首“剁!!”的一声将羊皮钉在案上,沉声说:“来人!”

公孙隰朋和召忽立刻拱手说:“在。”

齐侯凉凉的看着坐在上手的假齐侯,还有他身后的寺人,说:“将胆敢假冒孤的贼子,还有那细作,一并拿下!”

公孙隰朋立刻大步上前,一把抓/住席上的假齐侯。

假齐侯“啊!”的一声大叫,想要逃跑,但是根本来不及,只是大喊着:“我是真的!我是真的!”

齐侯冷冷的说:“太吵,拔掉舌/头。”

假齐侯一听,顿时吓得怕了,不敢大喊,随即哭诉说:“不不不,我也是被/逼的,我不是自愿的,是他逼我的,我也不敢啊!”

假齐侯开始指控寺人,那寺人吓得魂/飞/魄/散,也被召忽一把拿住,扔在地上,召忽的长剑就指着寺人的脖子,寺人不敢动,倒在地上哆嗦,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小臣不知那是假的,小臣是被迷惑的!不关小臣的事儿!小臣早就觉得这贼子不对劲了!”

齐侯笑了一声,眯着眼睛,低头看着那假齐侯,冷声说:“孤就问你一句,指使你/的/人,是什么人。”

那假齐侯哆嗦的说:“我不知道啊,我真不知道,是他们找到我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的话还没说完,齐侯冷然一笑,说:“好,不知道的杀了。”

他说完,公孙隰朋也不含糊,知道齐侯是要杀鸡儆猴,立马抓/住那假齐侯,拎出殿外,没一会儿又走进来,公孙隰朋的黑甲上却溅上了鲜血,脸上也有一些血迹,公孙隰朋伸手把血迹抹下来。

吴纠闻着公孙隰朋身上的鲜血,一瞬间差点被呛着,脸色都有些不好了。

别说是吴纠心里没鬼都被齐侯这冷酷的模样吓到了,就说那寺人心里还心虚,当即腿一软,跪在地上,使劲磕头,话儿都说不利索了。

齐侯面带微笑,笑容却森然的仿佛是恶/鬼,幽幽的说:“这回你知道了么?”

那寺人连忙磕头说:“知道!知道!小臣知道!求君上饶命啊!”

齐侯并没有立马问他知道什么,是谁主/使的等等,而是对郑伯说:“劳烦郑公借孤一个房间处理私事。”

郑伯一听,齐侯肯定是不想让人听见,郑伯这个人本身就胆小,没有主见,方才又见到齐侯那雷厉风行的手段和作风,心里已经隐隐害怕了,于是便说:“请请,齐公请便。”

很快就有寺人引着齐侯,由公孙隰朋扣/押着那寺人,走出大殿,吴纠本想跟着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白狄人指使的,毕竟召忽说那些人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看起来似乎是外族人,长相又很彪悍,应该不是楚国的南方蛮夷,很可能就是北方的游牧夷人。

结果吴纠刚跟上一步,就听齐侯说:“劳烦二哥应称一下郑公。”

吴纠的脚步便顿住了,按道理说的确应该有人应称郑伯,毕竟他们这是在人家的宫殿里,但是这事儿跟吴纠也有关系,齐侯让他留在这里,摆明了不想他插手。

吴纠看了一眼齐侯,便没说话,又坐回了席上。

齐侯带着公孙隰朋,押着那寺人,便走出了大殿,去旁边的偏殿审问了。

也不知道他们审问了什么,总之很快就回来了,这期间郑伯为了避免尴尬,和吴纠攀谈了一下,吴纠话不多,未免让郑伯有些冷场。

齐侯回来的时候,就听郑伯笑着说:“对了,险些忘了一件大喜事儿,孤准备替傅卿的儿子说媒,让傅卿和国相两家结为姻亲,这样如何?傅卿的儿子一表人才,聪明好学,国相家的女儿又是品貌端正,着实登对的紧呢!”

祭仲一听,顿时脸色就黑下来,之前傅瑕的儿子还当街调/戏自己的女儿,如何能把女儿嫁给这种恶/霸。

但是祭仲总要给郑伯留一些面子,正打算怎么婉转的说出来,正巧赶上吴纠心里有气,就笑了一声,很诚恳的说:“傅大夫的儿子,纠随同君上进城的时候也见过一面儿。”

郑伯笑着说:“哦?见过了,那敢情好,齐国公子说说看,这傅卿的儿子,是不是一表人才?”

吴纠笑了笑,说:“纠不敢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就点评一个人。”

郑伯笑着说:“对对,是了,公子说得对,那你觉得,傅卿的儿子,品德如何?”

吴纠淡淡的说:“不怎么样。”

郑伯的笑容还在脸上,刚要应称吴纠说的对,结果一愣,脸色都僵硬了,说:“不……不……”不怎么样?

傅瑕的脸色也不好看了,干笑着说:“可是犬子冲撞了齐国公子?”

吴纠笑着说:“自然没有,若是令郎冲撞了纠,他怎么还能安安稳稳的活到如今呢?”

他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傅瑕顿时怒了,但是碍于郑伯不能说,再加上齐侯正好回来,本以为齐侯会教训吴纠,不需要自己出手,结果就看齐侯笑眯眯的入席,没说一句话。

公孙隰朋也随同回来了,脸色非常深沉,伸手握着腰间的佩剑,一直叩着没有松手,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始终皱着眉,不知在想什么。

吴纠又淡淡的说:“不是令郎冲撞了纠,而是令郎今日在郑国都城的大街上,当街欲图调/戏侮辱国相之女,当街百/姓都能作证,若是郑公和傅大夫不相信纠的话,可以随便找/人打听打听。”

吴纠说完,傅瑕深知儿子品行的,顿时脸色黑的难看,但是不能反驳,郑伯打圆场说:“不能有的事儿,傅卿的儿子那是……”

吴纠没等他说完,又说:“傅大夫的儿子还说了,国相有什么了不起,还要给他爹几分面子,只是国相家的一个寡妇,一定让国君下诏给他送到家里去,国君都要听他爹的。”

吴纠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虽然那恶/霸的确说过一些话,但是并没有这么嚣张,最后那句是吴纠添油加醋的。

但是这油添的极好极好,正好一把洒在了郑伯的火苗儿上,郑伯重用傅瑕,害怕祭仲。祭仲说话有分量,郑伯需要听他的,而傅瑕不同,傅瑕知道恭维郑伯,怎么爱听怎么来。

但是如今傅瑕的儿子对外面的人说,郑伯都要听他爹的,这话好像一捧油,瞬间把火苗助成了大火,郑伯瞪了一眼身边的傅瑕,冷冷一笑,说:“没想到傅卿的儿子,品行如此不端!?”

傅瑕连忙说:“这这这……这是误会,君上……”

齐侯这个时候反而帮忙说:“并非误会,孤也听到了,一字儿不差。”

郑伯一听,更是气怒不已,“嘭!”一声拍着桌案,说:“好你个傅瑕!怎么管/教自己的儿子的,还想进朝做/官?孤看他还是要再明白明白什么是君臣之礼!”

“君上……”

傅瑕连连擦汗,郑伯从没生这么大气过,其实他不知道,郑伯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把他当傀儡看,毕竟这就是他的软肋,吴纠一刀戳在郑伯的软肋上,还控/诉了傅瑕,傅瑕这个背锅的当然要被恶骂了,这也算是给雍姬出了一口气。

怎么说都是雍姬带他们回了国相府,这才让众人得以进郑宫来,若是没有雍姬,他们还不知要如何进宫,雍姬是个好女孩,怎么能嫁给那样的恶/霸,还不是毁了?

傅瑕连连想要解释,郑伯却怒极了,不给他这个机会,震怒的说:“滚,滚出去!”

傅瑕脸上无光,又被祭仲嗤笑了,只好夹/着尾巴就滚了出去。

等傅瑕一走,祭仲这才恭敬的说:“谢君上为小女做主。”

郑伯刚才生气完全是为了自己,现在听到祭仲这么一说,刚才的失态也有了理由,连忙说:“老国相多礼了,孤就是看不过这种仗/势/欺/人的人,老国相放心,令千金定然会许个好人家。”

齐侯听他们这么说,眼睛突然动了一下,笑着说:“说到好人家,孤其实有个想法儿。”

郑伯一听,齐侯这意思,难道是想要和郑国联姻,莫不是看上了雍姬?

雍姬的确漂亮,但是姿色并非最好的,对于以美/人出名的齐国来说,似乎没什么看头,而且雍姬还是个寡妇,虽然还是完璧之身,但是这要嫁过去,恐怕不太妥。

但是妥不妥也是齐侯一句话的事儿。

吴纠也奇怪的看了一眼齐侯,难道齐侯老黄瓜又看到上了嫩草?

结果就听齐侯笑着说:“大司行公孙隰朋,孤一直把他当做亲弟/弟看待,如今他也老大不小了,却忙于跟着孤奔波受累,没个好姑娘照顾,孤这心里实在有愧,也不落忍,如今见到国相之女,温柔端庄,的确是个好女子,不如郑伯给个面子,撮合一段姻缘。”

公孙隰朋一惊,连忙抬起头来看向齐侯,齐侯却不看他,而是在看着郑伯,公孙隰朋想要说话,郑伯却高兴的说:“这样好!这样好!孤早听说齐国大司行英雄堂堂,不只是一表人才,而且才高八斗,更是齐国砥柱,老国相的女儿和大司行真是衬得紧,衬得紧!大喜之事啊!”

公孙隰朋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郑伯夸成这样,他又不可能当面拒绝祭仲,玻了雍姬面子,这让人家女儿家以后如何见人,顿时左右为难,实在说不出口。

吴纠刚开始只觉公孙隰朋的确挺好,英雄配美/人,一段佳话,不过仔细一想,那姑娘似乎对小丫头家的哥/哥有些倾心,也不知道姑娘家愿不愿意嫁给公孙隰朋。

反正怎么看,自己都没戏了,吴纠叹口气,看来只好替别人牵红线了。

结果抬头一看公孙隰朋,他满脸都是难色,但是又不好开口,不禁有些狐疑。

本身是送行宴,但是如今是走不了了,毕竟齐侯他们刚刚进了郑国都城,东郭牙也重伤在身,辛亏穿过郑国就是周朝的洛师了,他们也不必如此奔波,还有一个月时间才到奔丧的时候,他们大可以在郑国小住半个月,先让东郭牙养伤。

当下郑伯就下诏赐了婚,将雍姬许配给公孙隰朋,而且婚礼非常赶,想让齐侯也在郑国之内主持婚礼,也算是给两国加了一层姻亲关系。

众人吃了宴席,就准备出宫,回到驿官下榻去了,这一路上奔波劳累,吴纠也累得半死,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子清在驿馆里,看到吴纠回来了,似乎被吓了一大跳,瞪着眼睛看了半天,还有旁边的晏娥,两个人竟然“哇”一声都哭了出来,还挺齐声。

吓得吴纠一哆嗦,然后子清和晏娥就冲过来,也不顾及什么礼节了,两个人抱着吴纠哭了许久,那叫一个嚎啕大哭,子清哭的还挺斯文,晏娥则是“嗷嗷”的哭,咧着嘴完全没有小姑娘的矜持感觉,哭诉说:“公子!您吓死我们了,他们都说公子回不来了!公子!”

吴纠这下好了,左/拥/右/抱,哄了这个哄那个,一瞬间仿佛掉进了蛤/蟆坑里,耳朵都被哭的嗡嗡嗡的了。

两个人哭了好一会儿,这才被吴纠安抚下来,吴纠也是累了,让两人赶紧给自己打水沐浴,然后整理了一番,倒在床/上,这才觉得舒/爽了不少,闭着眼睛准备睡一会儿,养足精神再说。

吴纠这一觉睡得太美了,因为子清和晏娥知道他累着了,所以并没有打扰他,而是让吴纠好好睡了一觉。

吴纠睁开眼的时候,天色已经黑的透了,这才睡饱了,起身准备用晚膳。

吴纠起了身,子清伺候他披上衣裳,毕竟是冬天,这里冷的紧,晏娥从外面端来温在火上的晚膳,进来的时候一脸狐疑。

吴纠说:“怎么了?”

晏娥说:“婢子进来的时候,看见大司行在外面儿,一副想要敲门的模样,婢子就问大司行是不是有事儿,说公子醒了,请大司行进来说话罢,结果大司行吓了一跳,说没事,就匆匆走了。”

怎么跟做贼似的?

因为吴纠太饿了,也就没管这些,先吃了东西再说,吴纠一面儿吃东西,子清和晏娥就一面儿控/诉他们找不到吴纠,然后假齐侯也不派人去寻找,只是匆匆赶路,子清和晏娥也没有任何办法。

吴纠就着子清和晏娥的控/诉吃饭,等他们控/诉完了,吴纠也用完了晚膳,结果发现竟然吃撑了,胃里有些堵得慌,干脆就出去走走。

郑国的驿官并不寒酸,他们住的院落非常大,驿官客客气气的,照顾的十分周到。

吴纠走出来,子清和晏娥收拾着房间里的东西,让他不要走远,吴纠知道他们吓怕了,只是在院子里走走,都不走出去。

吴纠正在院子里转圈儿消食,结果就听到“沙沙”的声音,一个黑影儿竟然从墙头上翻下来,吴纠还以为是个刺客,结果就听到“嘭”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巧,这四个字吴纠都认识,不由松了一口气。

——勿忘在莒。

那边假齐侯还没有写,也不知写什么,这边血/书已成,四个大字铿锵有力,血水断断续续,看起来刺目鲜红。

当下所有人都一目了然了,不只是鲍叔牙,就连郑伯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当年齐侯还做公子的时候,因为无知作乱,被/迫逃亡谭国,被谭公奚落,又被/迫逃亡莒国避难,最后从莒国凯旋,成功登上齐侯之位。

虽然在外人面前,的确有些不雅观,但是这关系到齐侯真假的问题,鲍叔牙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慢慢站起来,幽幽的说:“叔牙跟随君上十年,君上聪慧隐忍,虽没有什么可以授业,但是也曾大约了结君上的为人,想当年叔牙随同君上逃亡在外,君上说过一句话,让叔牙感慨良深,至今引以为戒,叔牙便斗胆,请两位将这句话写出来,真伪便显。”

齐侯一笑,似乎胸有成竹,那假齐侯却脸上都会汗水,涔/涔的冷汗流下来,看向身后的寺人,寺人也不知那是什么话,顿时脸色也苍白起来。

郑伯立刻拍手说:“好,取上好的羊皮来!”

宫人连忙应声,立刻捧来羊皮,和书写的工具,齐侯抓过羊皮,扑在地上,也不需要任何工具,伸手拔/出自己的小匕/首,“嗤”的一声,干脆利索的将自己的手指划破,看的吴纠眼皮直跳,心想着古人动不动就割破手指写血/书,原来这么早就起源了……

齐侯的手指顿时血流如注,鲜血落在羊皮上,很流畅的写出了四个字。

齐侯听着召忽在自己耳边骂的难听,虽然知他是骂那假齐侯,但是怎么听着觉得好生奇怪呢?

公孙隰朋都听傻了,惊讶的说:“那是假的……怪不得。”

怪不得一路上齐侯如此反常,根本不见任何人,除了身边的寺人,谁也不见。

如此一见,到底谁是内应就一清二楚了,原来是齐侯身边一直伺候的那个寺人。

厅堂之中,正在欢饮,假齐侯看着堂中舞姿偏偏的美/人们,眼睛都要掉下来了,作陪的是郑国国君,还有代/理国相的傅瑕,齐国作陪的是上大夫鲍叔牙和管夷吾,还有中大夫曹刿。

公孙隰朋则是冷冷一笑,说:“我看要拿下的人,是你才对!”

那寺人吓了一跳,一时间堂上有些混乱。

吴纠则是站出来说:“大家也不需要急躁,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若想分辨真假,找一个君上亲近的人,一试便知。”

郑伯说:“对,这个办法好。”

他说着,转头看向鲍叔牙,说:“孤听说鲍外卿是齐公的师傅,跟随齐公数十年,定然是与齐公最为亲近的人,这样罢,孤做主,鲍外卿来出个考/题,验一验真伪!”

郑伯连忙说:“老国相定然是有要事。”

祭仲抱拳说:“正是,老夫此行来,的确是重要之事,老夫是来揭/穿这个假齐公的。”

他一说话,管夷吾鲍叔牙和曹刿都皱了皱眉,而坐在上首位置的“齐侯”吓了一跳,脸色都白了,瑟瑟发/抖起来,竟然非常害怕的样子,特别沉不住气。

站在他身后的寺人厉声喝道说:“放肆!郑国人如何这般无礼?”

祭仲冷冷一笑,说:“是礼还是不礼,当面对峙便能揭晓!”

众人都将齐侯色/眯/眯的模样看在眼中,郑国是高兴,原来齐侯也食人间烟火,并不是听起来那么可怕,只要送几个美/人儿讨好一下就行了。

而齐国的大夫们则是奇怪,齐侯怎么突然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郑伯笑着说:“齐公,孤这些舞/女,可有看上眼的,若是能入眼,便全都挑了去也无妨,毕竟奔丧路途遥远,齐公又要亲力亲为,好生辛苦,多挑些宫女照应着,也算是孤的一片心意。”

齐侯一听,险些嘿嘿笑出来,旁边的寺人轻轻碰了他一下,齐侯才咳嗽了一声,说:“这……这样罢,随便给……给我、不,给孤来二十个,也就够了。”

郑伯就怕他不要女人,如今齐侯狮子大开口,郑伯当然高兴,哈哈大笑说:“齐宫是爽/快人,好好,孤就点二十个宫女,一会儿送到齐公塌房,可好?”

公孙隰朋震/惊的瞪着他们,众人已经走过去,吴纠说:“怎么,大司行不识得我们了?”

公孙隰朋说:“这……这是……”

召忽立刻说:“大司行,堂中可有齐侯?”

公孙隰朋点头说:“有,是有。”

召忽冷冷一笑,按住腰间宝剑,说:“很好,果然是那狗杂碎!”

齐侯一听,嘿嘿的又笑了出来,说:“好好!”

管夷吾鲍叔牙和曹刿都是面面相觑,就在这“齐侯”傻笑的时候,突听“嘭”一声,大门被打开了,从外面走进很多人来。

傅瑕是代/理国相,最不想看到的便是正牌国相的祭仲,祭仲当头走进来,傅瑕便立刻站起来,大声喝骂说:“祭仲!你真是太放肆了,国君正在宴请齐公,你这么放肆的闯进来,该当何罪?!”

祭仲也听说了,傅瑕的儿子竟然趁着自己生病,就调/戏他的宝贝女儿,这口恶气怎么能咽的下,当即冷冷一笑,这才对郑伯行了一礼。

祭仲是元老,没有他,郑伯无法继位,还在陈国当人质呢,所以非常惧怕祭仲,祭仲一句话,很可能就废了郑伯的伯爵之位。

第51章 天罗地 (第2/3页)

公孙隰朋抬头看了一眼,没当回事低下了头继续想心事儿,紧跟着又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满脸惊讶,瞪着眼睛去看那些人。

当先一个白发老者,是郑国的元老祭仲,后面还有四个人,公孙隰朋竟然全都认识,分别是齐侯、吴纠、召忽和东郭牙。

公孙隰朋惊喜异常,因为他还以为吴纠召忽和东郭牙已经遭遇了伏击的毒/手,结果惊喜还没完,又是惊吓,怎么还有齐侯?!

这齐侯样貌和气质都是公孙隰朋认识的那个齐侯,可是……可是明明齐侯此时应该在厅堂中接受送行。

阅读无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