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龙船

〖丝路龙船〗

第233章 搏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当人有了信心,才会生出希望,才会在希望的火苗指引下,做出自己的选择。

正是在赵昰扯掉了大宋朝廷身上所谓的正统大义、百姓民心,这最后一层遮羞布,将冷酷的现实逐一摆在文天祥面前后,枢相文天祥也终于警醒了过来。

有了这种清醒而又现实的认识之后,文天祥回过头来再反思朝廷往日的决策和计划时,这才发现,大宋的官员和军队,在面对着一心想要吞噬大宋所有血肉的蒙古人时,竟然一直在退,一直在等,从来没有拿出过与元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流尽最后一滴血汗的决心。

当文天祥把心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山锦绣,唯有德者居之,万民熙熙,唯自强者方可纳之。大宋多年来即无惠民之政,又无守国护民之兵,在蒙元大军面前除了仓惶北顾之外,罕有胜绩。只怕在天下百姓眼中,这大宋早已没有了希望。

如今天下各地虽不时有人高举大宋旗帜,聚集百姓起兵反元。可那些人却大多是迫于蒙古人残酷的盘剥和野蛮的统治,真正心向大宋朝廷的又有几人呢?

如果天下百姓真的仍然念念不忘大宋正朔,朝廷在琼州、岭南安定下来的这年余时间里,为什么不见各地义师率军勤王呢?

大宋如今对天下百姓的号召力,其实已经远没有朝廷大臣们心中所期待的那么高了。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忠诚和血汗,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一个行将灭亡,看不到希望的王朝。

人必自强自立,而后方可得人望民心,大宋想重新赢回天下百姓的拥戴,首先就必须在蒙元大军的步步进逼中生存下来,让天下百姓看到大宋朝廷上下顽强拼搏的意志,和继续生存下去的实力,让天下百姓重对大宋生出信心。

第233章 搏命 (第2/3页)

上。大宋退居琼州,卧薪尝胆,苦心经营年余,积闽地、两广积蓄及海外贸易所得,这才勉强支撑朝廷编练出十八万天子六军,和三支水师统共不足五百艘的战船。

反观蒙古人,只用了半年多点的时间,在温州、泉州迅速修造征召了五千艘大小战船,轻松聚集起七十万大军,三路南下。

这五千艘战船都是什么人修造出来的?这七十万大军,都是蒙古人、色目人吗?不,那数万造船工匠,和元军南下主力全都是汉人,与大宋同根同种的汉人百姓啊!

他们为什么会为蒙古人效力,甘当蒙古人的马前卒?

阅读丝路龙船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