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伦论

〖经伦论〗

第一章、中国传统理学与西方哲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开始把事物发展的本质区分开来,侧重研究存在与不存在,现实与不现实,合理与不合理的真实意义,区分开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区分开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开始把哲学拉回人间,重新认识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注重关注哲学如何引导政治的现实意义,并为此创新出新神论、规则论、智慧论、宇宙观等思想体系。把哲学影响政治放在第一位去宣传,以期造福人类。

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如此。自孔子诞生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开始向哲学影响政治的方向发展,开始脚踏实地的实践政治左右民生的思想主张。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与西方人一样,也是为了让人们摒弃对易经自然科学理论的依赖,关注政治、人文、国家、统一等理念,把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统一认识到上来,用政治手段造福人类。

孔子认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思想主张基本上是建立在君为天定,民为人立,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并且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格拉底开始侧重研究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研究人为什么要活着,为谁活着等等问题。苏格拉底说“你是为了吃饭而生存,还是为了生存而吃饭呢”、“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他的这些思想来源于远古希腊人对存在与不存在的认识。

西方哲学从产生之始就一直在探索事物的发展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西方人把存在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把不存在与精神、神灵结合在一起,认为事物发展只有两种现象,就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自苏格拉底开始把事物发展存在与不存在的现实表象分割开来,重新定位存在与不存在的哲学定义,区分开存在与不存在的现实意义,把唯心与唯物分开认识,探索唯心与唯物各自的本质趋向,并形成各自的理论架构。

从这一点上也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与西方的价值取向不同。西方人把存在与不存在区分开来,在西方人的眼里,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很直接,很清晰。而中国人认为事物是不分你我的,是你我合同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又互为排斥。所以中国人认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庸求正,互利为一。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中国人心中的神都是拟人化的根本原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本质区别。

第一章、中国传统理学与西方哲学 (第2/3页)

国人仍然是世界上持学而优则仕思想观念最顽固的人群。

中国古代科学家们普遍受周易的影响,数学家研究数术预测术,化学家炼丹求长生不老药,物理学家由于受知识层次的限制,几乎就没有出现过杰出的人物。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其实都在探索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是什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存在合理与不合理的现象?为什么存在贫富差异?为什么存在国家、社会、自我等等,国家是什么,自我是什么等等。

西方自苏格拉底出现之后,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开始放弃研究自然、神学、天地起源、人类存在等等问题,转而专注研究哲学对社会的作用,对人类的具体贡献,对政治的实际影响,以及自我价值取向等等方面。

阅读经伦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