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情缘漫黄沙

〖乱世情缘漫黄沙〗

第六十九章 虔诚问道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祥子兴奋而又惭愧地一笑,说:“说得真好,直指人心。

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这标题,就感到深奥。”

老道长微微一笑,轻捋银须道:“太上就是老君,姓李名耳号伯阳,也就是周朝的圣人老子。

得道成神后,称天立教,为道教始祖。是上天至尊之圣。

感应篇,是太上教化世人,改恶行善的圣文。

而《十善业道经》从人的身、口、意三个方面,加以细化。

即:身三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四业: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

意三业:不贪,不嗔,不痴。

看似只有十条,但却囊括人之百态行持。

《感应篇》从因果入手,《弟子规》从礼入手,而《十善业道经》则从戒入手。

所以说,如果因果没有了,道也就没有了;

礼没有了,儒也就没有了。

同理,如果戒律没有了,佛也就没有了。”

老道长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易经》说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

而且,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差错啊!”

接着,老道长便逐字逐句地讲解了一遍,末后说:“这篇感应篇,是道家行持的根本。

就像儒家的《弟子规》和佛家的《十善业道经》。

《弟子规》从一百一十三件事着手,教人如何做人,安身立命。

所以,才以感应为本篇的篇名。”

顿了一下,老道长接着又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四句,便是此篇的总纲,也是太上垂训的宗旨所在。

讲到圣贤之心,不是为了要祈求福报,避免灾祸,而后才去断恶行善。

说到造化的道理,只要是积善,必定会福荫子孙;而若是积恶,则必定会祸延子孙。

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

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

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

感是感召,应是报应。告诉人们,善恶感召之因,必定得到天降祸福报应之果。

所谓,有感必有应,随感而随应。

用以彰显,天道好坏的道理,而启发世人的敬畏之心。

让人知道,行善,必会得到福寿天仙的善报。因此,心有所求,而勇敢去作;

让人明白,作恶,必会得到灾祸病夭的恶报。因此,心有所畏惧,而不敢做。

他喜一阵,愧一阵,又忏悔一阵。神情专注,随文自检。

老道长已默立在身后多时,竟浑然不觉。

老道长,见他满面疑惑地挠头,便悠然地唱声:“无量天尊!”

祥子忙拧身鞠躬行礼。

老道长,微笑着瞅着祥子说:“可悟出其中的妙处?”

唾流星,指彩虹,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夫心起于善,善随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或心起于恶,恶随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夹真,采取奸利;

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

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嫉妒;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祥子完全被感应篇,博奥精深的义理,所折服。

他忘情地反复咀嚼品味,好像墙上写的不是文字,而是一面神奇的魔镜。

照得自己,浑身通透,体无完肤。

第六十九章 虔诚问道 (第2/3页)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馋毁平人;

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

阅读乱世情缘漫黄沙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