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81章 惊闻噩耗,诗坛二王哭浩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王昌龄说到这里,贺监又笑了:“小王呀,老夫真的把你没办法,教也教你不会。来,坐近些,老夫就教你一点,做人要婉转一些,不要太露,自古‘箭射出头鸟’,以后你那《陈情表》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胡来,不然,吃饭的家伙搬家了自己还不知道。”

“但是朝廷总得有人说直话,自古有云:文死谏武死战。朝廷没人说直话也不成为朝廷。”

“小王呀,你说先皇太宗怎么样?从谏如流了吧?但是,尽管如此,魏征丞相也差一点被砍了。你老是跟皇上闹过没完,皇上不砍了你才怪。所以呀,给皇上提意见应该有个分寸,适可而止。毕竟自己性命要紧。明白了吗?”

“晚生谨记老前辈教诲。”王昌龄最后表态说。

“好啦,现在你来了,老夫呢,还得把老脸拉下,凭着当年在吏部搞过几年,有点面子,老夫还得为你说几句话,是不是凑效,那就还得看现任的官员是不是给老夫一点面子。你就等着吧。”

王昌龄说了一句“谢谢老前辈为晚辈操心”就提出要走,贺监说:“别急,老夫知道你爱喝酒,老夫呢,每天也喜欢喝两杯,提神省脑么。你既然来了,就陪老夫喝两杯。”于是王昌龄就呆下来陪老前辈喝酒。

王昌龄从贺监府邸出来,他想去找找当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他那里知道,多年过去,早已是物是人非,当年的同事和老朋友不是辞官隐退,就是调往地方工作。王昌龄想起,当年跟自己同榜登第的同年常建,长期不得志,仕途坎坷,来往山水名胜,过着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当年的好朋友李颀,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后,调到新乡县任县尉,如今音讯全无。綦毋潜呢?在自己前一年进士及第,历宜寿导尉、左拾遗。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也萌发了归隐之志,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江淮的名山胜迹,留传下来不少描写风光之作。

王昌龄又回到了灞上芷阳村。

“《花萼楼应制》。”

“对,是那首《花萼楼应制》,这几首诗写出了皇上的威风,皇上呢,当然很喜欢听,你那几首诗,让皇上喜悦得嘴巴也拉长了许多,所以呢,你小王也红了一阵。不过后来看样子皇上对你疏远了许多,是什么原因,老夫也想不出一点门道,也许是有人做了什么手脚?”

“也没什么,我觉得皇上对我还是很看重的。”

王昌龄这么说,贺监好笑。缓慢说道:“小王呀,凭心而论,你的才华在老夫之上,但是,也许老夫的运气比你好,老夫入士以后,几年光景,就爬上了太常博士,领七品。后来呢,由礼部侍郎、秘书监到太子宾客,一路高升。可是你呢?干了十多年还在那个校书郎的位置上,而且差一点吃饭的家伙也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你想过没有?”

“晚生没想得那么复杂,有点事做,有点工资养家糊口,晚生就满足了。”

第81章 惊闻噩耗,诗坛二王哭浩然 (第3/3页)

你来得好,老夫有几句话要对你说。上次呢,出了那事,那天我身体不适,不在场,还好,高公公救了你一命。你知道吗?”

“晚生知道。”

“昌龄呀,我说你有些莽撞,你想想,你那篇《陈情表》是皇上喜欢听的?”贺监压低声音说:“皇上不喜欢臣下对他说三道四。人家李林甫能够得到皇上喜欢,为什么?原因明摆着,他李林甫尽说皇上喜欢听的。”

贺监停了停继续说:“小王呀,你知道当初皇上为什么喜欢你?你那几首诗,一首《驾幸河东》,一首《驾出长安》,还有一首是……”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