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科举

〖寒门科举〗

第 42 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学政大人思索片刻,道:“既然你是农家学童,我便出个与农家相关的,此乃我年少时看到父辈挑担子时想到的,且听好了,这上联是‘担重人轻轻挑重’,许你半柱香的时辰。”

大明的半柱香时辰,换作今天,不过十余分种。

此题一出,那些未进复试的学子中,多是幸灾乐祸——若是普通的对子也就罢了,偏生学政大人这上联中含了玄机。

轻与重,这是一对反义词。

“轻挑重”又把农活之苦体现了出来。

如此的话,已然不是说光靠那些文绉绉的词句就能对得出的,而要寻到合适的事例,与之相对。

说到底,这是一道十分考验应变能力的题。

此番樊凡偏偏选了对对子,岂不是自己挖坑坑自己?

其实不然,樊凡在众多选项中,偏偏挑了对对子,自然有他的考虑,其一便是他对自己肚子中的学识有足够的自信,其二则是料想学政大人到县学考察,总不至于会出太难的题目,其三便是最重要的应变能力了,这恰是他不缺的。

这时,学政大人也来了兴致,乐呵道:“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本官便考考你,只要能对上六七分,便算你答对。”

意思是降了标准,不必全部对仗,只需大概对得上。

“请大宗师赐问。”樊凡道。

第 42 章 (第3/3页)

 这样的情形倒也不少见,一般而言,学童会答一篇自己最熟的书目,尽可能缩小考校范围,学政大人从中提问,如此,总不至于答不上题而丢脸。

令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樊凡竟不走寻常路,答了一句:“小子资历浅,不敢说擅长,若是真论,唯有对对子稍拿得出手。”

此话一出,若非学政大人在场,只怕底下众人要议论纷纷,有人鄙夷其不自量力,有人笑其自讨苦吃,亦有惋惜他太过年轻,不黯路数。

要知道,对对子出题根本无规,可难可易,需要有丰富的学识积累和十分应变,才能做到从容答题。

阅读寒门科举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