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第三帝国

〖汉第三帝国〗

第16章万家祖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刘曜让各乡建立英烈祠,等于是告诉所有军人——你们战死后会成为受人祭拜的忠义之神!

在未来,他还打算从地方上的文武祠或英烈祠之中,挑选一些典型,敕封为地方上的山神、河神或者是城隍、土地。

考虑到有些地方官员对于民间祭祀的判断力较差,难以分辨民间祭祀其是否利于国计民生,是否对地方稳定造成隐患。

刘曜特地在文武祠、英烈祠之外,推出“万家祖庙”,以来逐渐取代私社、私祭。

万家祖庙的威力之所以会有那么巨大,是因为它是人们祭拜自家祖宗的一座庙宇。

地方豪族望族大地主都有自家本族的祠堂,往往在逢年过节,或遭遇重大事件时进行对祖先的祭拜。

而广大的劳苦大众,那些小门小户小地主,有的是旁支远支没有资格去自家所在的祖祠祭拜,有的因为路途太远无法去祭拜祖祠,还有的是不知道该去何处祭拜老祖,只能到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的坟碑前祭拜。

万家祖庙的出现,便完美解决了广大中下贫民祭拜祖宗,找不到祖祠的问题。

它和文武祠一样,也是受乡里三为礼官管理。

庙里的主体神像乃是伏羲、神农、黄帝、蚩尤等诸夏人文始祖,并没有别的或者哪一宗一家一姓的祖先神像或神主灵牌位。

若是不同意,则必须向提交申请的百姓说明理由。

凡是同意的申请,礼官必须将原始申请文件上交到乡政府十二房之一的礼房,进行备案归档。

至于英烈祠,就像后世的烈士林园一样,属于地方祭拜本地烈士的祭祠,也是每乡一座。

凡是对敌时战死沙场的士卒,死后骨灰会被送回家乡英烈祠,接受后人祭拜。

如果说文武祠是刘曜用来勉励地方官员用的,那么英烈祠就是用来解决军人战死之后魂归何处问题用的。

按照礼官的解释,一切的华夏族人皆源自于这些诸夏始祖,祭拜他们可以沟通自家本姓祖宗,从而得到自家本姓祖宗的保佑!

拜祖宗比拜那些乱七八糟的神灵更加靠谱!

在熹平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各乡的万家祖庙之中,皆是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7

第16章万家祖庙 (第3/3页)

每个乡里都会建立一座,由乡长提名三位长者担任该祭祠的礼官。

凡是生前深得民心,受百姓拥戴的地方官,在其死后,百姓们可找到负责管理本乡文武祠的礼官,提交为该官员设立神像以便祭拜的申请。

礼官收到申请后,必须在十日之内,回复百姓同意与否。

若是同意,那么下一步,便是要求那些提交申请的百姓,去自行修建神像。

阅读汉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