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六十八章:驱逐舰队的主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伊春”级驱逐舰全长:www.44pq.com,舰宽:www.44pq.com,吃水:www.44pq.com,标准/满载排水量:2916吨/3505吨,航速:33节,续航力:5200海里/15节,人员编制:348人。首批舰于二五计划内建成。第一批共建造了7艘,全部装备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第二批5艘用于出口。

“九江”级驱逐舰设计代号为Z0102,首舰由上海江南造船厂承建,采用平甲板高干舷船型,全舰共有8个水密隔舱,其中任意相邻的3个隔舱进水不致沉没。全舰装甲厚度不如“伊春”级,平均为15~30毫米,水平装甲厚度为40毫米,舷侧防雷层装甲厚度为76毫米,机舱、燃油舱和弹药舱的装甲厚度则达到了9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为120毫米。动力装置与“伊春”级完全相同,加上比“伊春”级更轻小的舰体,使得其速度比“伊春”级要高,但续航力则受到了限制,这在东海舰队来说,并不是太重要的缺点。

电子设备及射击指挥系统与“伊春”级相同,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以及简化后勤保障。武器配备则主要以舰炮火力与鱼雷并重的打击力量,装备有前二后一布置的三座双联JZP-130II/55-20型130毫米主炮。副炮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六十八章:驱逐舰队的主力 (第1/3页)

重庆船舶工业设计院、中国船舶工程设计院和中国海军工程研究院设计的三种不同的驱逐舰本来要淘汰其中的一种。但后来发现,海军三大舰队所面临的威胁程度及样式不尽相同;比如北海舰队的防区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到勃海,由于中间有朝鲜半岛的隔断,加上日本强大海上力量的封锁,所以急需一种航速较快,续航力较大的一种驱逐舰,而且这种驱逐舰必须具有较强的火力,尤其是逃跑时向后射击的火力,并且必须要具有较强的抗高寒能力。而东海舰队的防区则是从胶东半岛以南到福建,直接面对实力强劲的日本海军第2和第3舰队,需要一种航速快(逃跑),火力强大,抗风浪能力强的驱逐舰,主要用于协同其它武器系统同日本舰队进行作战,并实行强大的鱼雷攻击。而南海舰队的防区则在广阔的南海,需要面对的是诸如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殖民地海军,这些海军实力并不是很强大,所以需要一种续航力较大,舰炮火力较强,防御巡洋舰等舰炮打击的能力较高,且适合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驱逐舰。

这样一来,三大船舶设计院所设计的三种驱逐舰就都有了所需要的舰队,于是,会议最终决定同时建造这三种驱逐舰。“伊春”级驱逐舰首舰由湛江船舶工业公司承建,采用中等长度的首楼船型,全舰共有8个水密隔舱,其中任意相邻的3个隔舱进水不致沉没。全舰装甲厚度也较大,平均达到20~35毫米,水平装甲厚度为47毫米,舷侧防雷层装甲厚度为90毫米,机舱、燃油舱和弹药舱的装甲厚度则达到了10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为120毫米。这样厚的装甲就是在当时的巡洋舰上也属少见。

动力装置为蒸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蒸气轮机采用了一台JZQLJ-1G型蒸气轮机,功率为15000马力;柴油机则采用了SC-300/16V型中速柴油机4台,单台功率为4100马力,这样,其总功率就达到了31400马力,双轴推进。其电子设备与“辽源”级护卫舰基本相同,但加强了远程无线通信能力和射击指挥仪的作用距离。为了适应南海闷热的气候条件,该级舰还设置有专门的空调系统,这极大的提高了该级舰的持续作战能力。(不过也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那就是其它舰队的官兵纷纷要求转移到南海舰队服役。因为相对于他们所在的驱逐舰来说,“伊春”级就象宾馆一样舒适。)

武器配备则主要以舰炮火力为主要打击力量,装备有前二后二布置的四座双联JZP-130II/55-20型130毫米主炮;这种炮由武汉兵工集团研制,采用55倍径身管,共有34条右旋膛线,受中国人体力限制,采用了机械式半自动装填,射速为10/分,俯仰角为-10º;~+50º;,最大射程:21500米,发射穿甲弹时的穿甲能力为230毫米/0米、150毫米/11000米,每门炮备弹180发。副炮为6座双联JGP-37II/65-21型高炮,每座备弹500发。www.44pq.com。鱼雷武器为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管,备12枚鱼雷。舰艉设置有2座深弹发射装置,备JSD-150型深弹120枚。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