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中华无敌前传〗

第六十八章:驱逐舰队的主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海军的计划里,这三级驱逐舰分别配备三大舰队,每个舰队辖制3个驱逐舰分队,每个分队拥有2艘驱逐舰和2艘护卫舰作为日常战备巡逻。还有一艘驱逐舰则处于维护升级状态。每个驱逐舰分队轮流执勤,进行日常海上巡逻,不过巡逻范围也主要局限在近海。

当然,几乎每一次遇上日本舰队时,双方都剑拨弩张,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遇到英、法舰队时,本来按照国际惯例,在中国近海,它国舰队应向中国舰队主动致敬。但骄傲的英国人和法国佬则根本不理这一套,这也逼得巡逻的驱逐分队不得不对其进行严密监视。相对而言,倒是美国与荷兰海军显得正规一些。美国不说了,毕竟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种设计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由于船体较小,所以向后发射的鱼雷管只能作一定的旋转,从而大大限制了其正常的作战使用,或者,它干脆就是为逃跑时准备的。其次,由于是为逃跑准备的武器,所以官兵们将可能缺少一种必胜的信念去进行战斗,这对战斗结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当时的中国海军就那么一点儿家当,海军高层的要求也只好让舰长们屈服。不过北海舰队的舰长们往往下令禁止向这四具鱼雷管装填鱼雷来默默地对抗海军高层。作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设计,这种驱逐舰受到了列强们尤其是日本海军的极力嘲讽,因此该级舰没有任何出口记录。

为了增强该级舰的续航力,该级舰只设置了两座双联JZP-130II/55-20型130毫米主炮。节省下来的空间全部用于装载燃油,其它武器与“九江”级相同。“长治”级驱逐舰全长:www.44pq.com,舰宽:www.44pq.com,吃水:www.44pq.com,标准/满载排水量:2265吨/2937吨,航速:37节,续航力:4600海里/15节,人员编制:307人。在二五计划内共建造了7艘,全部装备中国海军北海舰队。

虽然在会议上确定了这三级驱逐舰的建造工作,但从会议开始的1921年到建成、训练、形成战斗力的1924年底的这近四年的时间里,我们整个海疆都只能靠大量的岸炮、老式的装甲巡洋舰、仅起预警作用的巡逻舰和各种鱼雷艇等进行保护。虽然,凭借海军官兵们敢于“海上拼刺刀”的精神,将这些小炮小舰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才勉强保住了沿岸基地、船厂、工业中心、各大城市的安全,但日本舰队甚至包括英、法等国军舰仍经常出没在中国近海。

虽然铁血政府早就通报全球,完全废除蛮清时期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但刚结束了一战的英国远东舰队仍然借口长江为国际自由水道,英国舰队拥有自由通过权,好几次伙同日本舰队或法国舰队妄图进入长江水道。不过都在长江口被中国巡逻舰队发现,在严阵以待的岸炮部队和大大小小数十艘鱼雷艇的威胁下,都只好悻悻离去。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深刻的,也是屈辱的。

第六十八章:驱逐舰队的主力 (第2/3页)

6座双联JGP-37II/65-21型高炮,每座备弹500发。www.44pq.com。鱼雷武器为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管,备12枚鱼雷。舰艉设置有2座深弹发射装置,备JSD-150型深弹120枚。

“九江”级驱逐舰全长:www.44pq.com,舰宽:www.44pq.com,吃水:www.44pq.com,标准/满载排水量:2711吨/3200吨,航速:35节,续航力:3300海里/15节,人员编制:305人。第一批共建造了7艘,全部装备中国海军东海舰队,同样于二五计划内全部完成。第二批5艘用于出口。

首舰由大连造船厂承建的“长治”级驱逐舰,设计代号为H0012,采用短首楼船型,全舰共有7个水密隔舱,其中任意相邻的2个和不相邻的一个隔舱进水不致沉没。全舰装甲厚度与“九江”级相当。动力装置也与“九江”级相同,但是其舰体及排水量更小,所以航速也更快。电子设备与射击指挥系统同上,但增强了无线定位系统的功率,使其能够在低可视度条件下尽早发现敌军舰艇位置。

武器配备则主要以鱼雷为主要打击力量,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级舰设有专门向后发射的鱼雷管。该鱼雷管位于后主炮两侧,共四具发射管,在高速脱离战场时,可以发射鱼雷迎击追击的敌舰。即便不能命中,但也至少可以干扰敌舰的追击路线。从这点来看,北海舰队对处于绝对劣势的自身具有相当清晰的认识。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